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奈衰须白,羞看朝鉴明。
聊凭佳节酒,强作少年情。
雨冷弊裘薄,风高醉帽倾。
如何不行乐,况复值秋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与对青春的渴望。在这佳节重阳日,虽然鬓发已白,让人感到羞愧,无法再去看那清澈的镜子。只好借着美酒,强作出一副年轻的情态。外面的雨冷得让薄衣不堪,风大得使帽子都倾斜。难道不该寻欢作乐吗,更何况现在正值秋季的丰收之时。
注释:
- 不奈:无奈、无法忍受。
- 衰须白:形容年老,白发苍苍。
- 羞看朝鉴明:羞于在清晨的镜子前照见自己衰老的样子。
- 佳节酒:指重阳节时饮用的酒,象征节日的欢庆。
- 强作少年情:勉强装出年轻人的情态。
- 雨冷弊裘薄:形容天气寒冷,衣服单薄。
- 风高醉帽倾:形容风大,帽子好像要被吹掉一样。
- 如何不行乐:为何不寻欢作乐呢。
典故解析:
“九日”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古代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常与登高、饮酒、赏菊相结合,象征着长寿与丰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因其《资治通鉴》而闻名。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重阳节,诗人因衰老而感到无奈,借酒消愁,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和明叔九日》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和对青春的渴望。诗的开头“衰须白”直白而有力,告知读者时间的流逝和自身的衰败。而“羞看朝鉴明”则表现出对自己衰老形象的厌恶与羞愧,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接下来的“聊凭佳节酒,强作少年情”,展现了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中对衰老的恐惧与不安。这里的“佳节酒”不仅是节日的欢庆,更是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过往快乐的追忆。诗人虽然明知无法回到年轻的时光,但仍然希望在酒中找到一丝年轻的感觉。
“雨冷弊裘薄,风高醉帽倾”则描绘了当时的天气和状态,细腻地呈现了寒冷的季节感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最后一句“如何不行乐,况复值秋成”则是对前面感叹的反思,诗人意识到即使身处老年,仍应珍惜当下的快乐,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丰收的季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感悟,蕴含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诗人直面衰老,表达无奈和羞愧。
- 第二联:借酒来勉强感受年轻的情怀。
- 第三联:描绘外在环境的恶劣,反映内心的孤寂。
- 第四联:总结人生哲理,呼唤对生活的热爱。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衰须白”比喻衰老。
- 拟人:将“帽子倾”赋予动作,增强画面感。
- 对仗:如“雨冷弊裘薄,风高醉帽倾”,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在生命的秋季仍要珍惜当下、寻求快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衰须白”: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无情。
- “佳节酒”:代表着节日的欢庆和对过往的怀念。
- “雨冷”“风高”:反映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象征着诗人的内心孤独。
- “秋成”:象征着丰收与生命的成熟,暗示即使在老年也要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诗人为何感到羞愧?
- A. 因为身体不适
- B. 因为衰老的容貌
- C. 因为工作不顺
-
诗的最后一句传达了什么思想?
- A. 过于悲伤
- B. 应该珍惜生活中的乐趣
- C. 不再饮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秋兴八首》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在重阳节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情感的流露,而司马光的诗则更注重对衰老的反思与对生活的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司马光传》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