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蜗角虚名》
时间: 2025-01-01 17:53: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尽放我一作须放我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
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人生的豁达。开头提到“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意指那些微不足道的名声与利益,值得忙碌追求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强弱也不过是表象。趁着年轻,尽情放纵自己的狂妄与自由。人生百年,喝醉了又怎样,经历的场合多达三万六千次。想做什么就去做,思考也要随心而行。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风雨忧愁只会相互妨碍,何必死命争辩。能在清风与明月下,享受高高的草地和广阔的天空,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江南的美好,正如千钟美酒,和一曲悠扬的歌声,令人陶醉。
注释
- 蜗角虚名:蜗牛角上的名声,形容微不足道的名声。
- 蝇头微利:形容微小的利益,常用于比喻名利的渺小。
- 三万六千场:指人生经历的机会或场合之多。
- 清风皓月:清爽的风和明亮的月光,象征宁静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散文,风格多样,尤其以豪放、洒脱见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名利的看淡。此时的苏轼经历了许多波折,内心对世事的看法愈发成熟与豁达。
诗歌鉴赏
《满庭芳·蜗角虚名》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词作,表达了苏轼对名利的淡泊与对人生的感慨。词的开头便以“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出名利的无足轻重,暗示人生的种种追求其实不过是徒劳。接着,词人提到“事皆前定”,让人感受到一种宿命论的哲学思考,似乎在强调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最终都难逃命运的安排。
而在面对人生的种种烦恼时,苏轼选择“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洒脱态度,鼓励人们要珍惜年轻时光,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在“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的句子中,词人以醉酒象征对人生的放纵与洒脱,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后半部分,苏轼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提到“幸对清风皓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和满足。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让他感到幸福,“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更是为整首词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欢愉,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既有对世事的深刻思考,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热爱,充分体现了苏轼的个性与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名声和利益都极其微小,象征着世俗的无谓追求。
- 算来著甚干忙:思考这些追求是否值得忙碌。
- 事皆前定:人生的事情似乎都已注定。
- 谁弱又谁强:强弱之分不重要。
- 且趁闲身未老:趁年轻时光尚在。
- 尽放我些子疏狂:尽情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 百年里,浑教是醉:人生百年,沉醉其中又如何。
- 三万六千场:经历的事情多得无法计算。
- 能几许,忧愁风雨:又有多少烦恼呢?
- 一半相妨:忧愁只会互相妨碍。
- 抵死说短论长:何必争论无谓的问题。
- 幸对清风皓月:能与自然相伴,感到幸福。
- 苔茵展云幕高张:在自然中自由自在。
- 江南好,千钟美酒:江南的美好与醉人的美酒。
- 一曲满庭芳:一曲动人的歌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蜗角、蝇头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 对仗:词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三万六千场的说法夸大了人生经历的丰富。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是对名利的淡泊与对人生的豁达,强调享受当下与自然的美好,表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蜗角:象征微小的名声与虚荣。
- 蝇头:象征微薄的利益。
- 清风皓月:象征宁静与美好。
- 江南:象征美丽、惬意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蜗角虚名”中的“蜗角”指代什么? A. 名声
B. 生活
C. 朋友 -
诗中提到的“清风皓月”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宁静与美好
C. 争斗 -
“三万六千场”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经历的场合
B. 美酒的数量
C. 朋友的聚会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都强调对人生的感悟与洒脱,但苏轼更注重内心的豁达与自然的融合,而李白则多表现出对酒与豪情的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集》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