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罗特髻(采菱拾翠)》

时间: 2025-01-04 08:44:06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

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

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

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

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衾下、抱著俱香滑。

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皂罗特髻(采菱拾翠)
作者:苏轼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
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
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
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
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手采菱拾翠,
绣衾下抱著俱香滑。
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采菱与轻柔的少女形象展开。诗人感叹这个名字的美好,不知是谁能抵挡得住。采菱的动作让人联想起她与使君的亲密关系,仿佛千金都买不来那份珍贵的情感。她的裙裾轻盈,仿佛珍珠般闪耀。她的发髻初成,显得格外动人。真正的采菱,令人怜爱,轻轻拍打着水面,一双手在水中采菱,仿佛在绣衾下搂着香滑的梦。待到京城再去寻找那种情感。

注释

  • 皂罗特髻:指一种古代女子的发髻,常用黑色罗布装饰,显得优雅。
  • 采菱:采摘菱角,常用来比喻女子的柔美与灵动。
  • 使君:古代对官员或贵族的称呼,体现出一种礼遇与尊重。
  • 千金:形容极高的价值或代价。
  • 绣衾:绣有花纹的被子,象征温暖和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多样,风格独特,常融合豪放与婉约的特点。其文学成就影响深远,尤其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具有极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

《皂罗特髻(采菱拾翠)》创作于苏轼的中年时期,正值其仕途波折与情感体验交织之时。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情感深邃的理解。

诗歌鉴赏

苏轼的《皂罗特髻(采菱拾翠)》以其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青春的美好与轻盈。整首诗通过对“采菱”的反复吟唱,营造出一种轻快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氛围。诗中的女子不仅是一个“采菱”的形象,更是情感与美丽的象征。在她的身上,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每一句中,诗人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美丽特征,尤其是她那“正髻鬟初合”的形象,既代表着青春的初成,也暗示着她即将步入婚姻的生活。诗人用“千金买采菱拾翠”强调了爱情的珍贵,显示出这种美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巧思,尤其是“绣衾下抱著俱香滑”一句,既表现了温柔的感情,又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让人感受到那种亲密无间的氛围。最后一句“待到京寻觅”更是给人留下一种期待与希冀,仿佛在暗示着未来的美好可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描绘了女子在水边采摘菱角的情景,感叹这种美丽的名字无人能抵挡。
  • 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强调了她与贵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似乎在暗示某种情感。
  • 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形容她的美丽和价值,千金也买不来这份纯真与美好。
  • 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女子的发髻刚刚整理好,显示出青春的娇美。
  • 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真实的采菱,令人怜惜,轻轻拍打水面,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衾下抱著俱香滑:细腻地描绘了她的双手,暗示亲密的情感。
  • 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表达对未来的期待,留有悬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采菱”比喻女子的柔美。
  • 拟人:将采菱的人格化,增强情感的投入。
  • 对仗:句式整齐,形成音乐感,提升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青春与美好的追求,以及对真挚爱情的渴望。苏轼通过对女子采菱的描绘,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菱角:象征着清纯与自然,代表着女性的柔美。
  • 珍珠:象征着珍贵与美好,体现了对爱情的珍视。
  • 髻鬟:象征着青春与美丽,强调了女子的娇美形象。
  • 绣衾:象征着温暖与柔情,暗示着亲密关系的甜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千金买采菱拾翠”表达了什么?
    A. 爱情的价值
    B. 钱的力量
    C. 友情的珍贵
    D. 美食的诱惑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正髻鬟初合”是指__

  3. 判断题
    诗中的“采菱”仅仅是指一种植物。(对/错)

答案

  1. A
  2. 女子的发髻刚刚整理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女性的柔美与情感。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都擅长描绘女性形象,但苏轼的风格更显豪放,而李清照则更加细腻柔婉。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的豪放与《皂罗特髻》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