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红雨轩,和泽丞》
时间: 2025-01-04 09:41: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绛都春·红雨轩》
作者:金兆蕃
楼东倦燕。带花片半湿,初晴庭院。
翠羽共吟,琼管同携珠帘卷。
徘徊玉手生绡扇。更推许花阴窥见。
镜盟钗约,分张最恨,种桃人远。
凄黯。无心按曲,怨春生未忘,文窗残翰。
几曲画阑,还绕妆楼庭芜满。
棠香褪尽桑尘换。便环佩归来犹恋。
尽教偏和渔歌,怅云易散。
白话文翻译
东楼的燕子已经疲倦,带着花瓣的雨滴半湿,初晴的庭院中。
翠绿色的羽毛共鸣吟唱,玉管同时携带着珠帘卷起。
我徘徊于玉手摇动的绡扇之下,推开花影,隐约窥见。
镜前的盟约和钗子的约定,分离时最为怨恨,桃树种植的人却远在天边。
凄凉黯淡,没有心情来弹曲,怨恨春天生离未能忘却,文窗上残留的笔迹。
几曲绕着画栏的曲调,依然萦绕在妆楼庭院的杂草丛中。
棠花的香气褪去,桑树的尘埃换了个模样。
即便是环佩归来,仍旧怀恋。
尽教伴着渔歌,感慨云彩易散。
注释
- 倦燕:疲倦的燕子,象征春天的结束。
- 翠羽:指燕子的羽毛,鲜艳的绿色。
- 琼管:美玉制成的乐器,象征美好音乐。
- 绡扇:用轻薄绡布做成的扇子,表现女子的娇柔。
- 镜盟钗约:指许下的诺言和约定,通常是恋人间的情感承诺。
- 棠香:指棠梨花的香气,象征春天的美好。
- 渔歌:指渔民的歌谣,传达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调。
典故解析
- 镜盟钗约:这一表达常见于古代文人之间的诗词,寓意着情感的深厚与承诺的美好。
- 桃人远:桃花源的典故,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和美好的憧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兆蕃,清代诗人,擅长词作,篇幅多以描写自然、抒发情感为主,风格婉约细腻。
创作背景:此词写作于春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反映出一种春日的惆怅与无奈。
诗歌鉴赏
《绛都春·红雨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诗中通过“倦燕”、“翠羽”、“琼管”等意象,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同时又隐含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在描绘春景的同时,自然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尤其在“镜盟钗约,分张最恨”一句,表现出对感情的深刻思考,映射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与脆弱。整首词通过声韵的和谐,情感的真挚,给人一种清新却又略显忧伤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东倦燕:东边的楼阁里,燕子已经疲倦,暗示春光渐逝。
- 带花片半湿:雨水洒落,带着花瓣,庭院里初晴的气息。
- 翠羽共吟:燕子在此吟唱,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显现。
- 琼管同携珠帘卷:乐器的声音与珠帘的轻盈,营造出一种雅致的生活场景。
- 徘徊玉手生绡扇:女子轻摇扇子,展现出优雅的姿态。
- 更推许花阴窥见:在花影下,似乎有些秘密等待揭晓。
- 镜盟钗约,分张最恨:昔日的诺言与约定,如今却成了一种怨恨。
- 种桃人远:种桃的人已远去,暗示感情的距离与不可触及。
- 凄黯:情感的低落与忧伤。
- 无心按曲,怨春生未忘:对春天的怨恨与未能忘怀的情感。
- 文窗残翰:文房四宝的残留,象征思绪的断裂。
- 几曲画阑:围绕着画栏的曲调,依然萦绕心头。
- 还绕妆楼庭芜满:杂草丛生的庭院,表现出一种荒凉感。
- 棠香褪尽桑尘换:春天的香气已去,生活的世俗尘埃替代了清新。
- 便环佩归来犹恋:即使归来,也依然怀念过去的美好。
- 尽教偏和渔歌:渔歌的旋律让人感叹,生活的无常。
- 怅云易散:感慨云彩的飘散,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子、花瓣等比喻为春日的象征,表达情感。
- 拟人:赋予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情感,如“倦燕”。
- 对仗:词句对称工整,如“镜盟钗约,分张最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对过往情感的追忆,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无奈,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倦燕:象征春天的结束,情感的疲惫。
- 翠羽:春天的生机,青春的活力。
- 琼管:音乐的美好,生活的雅致。
- 绡扇:女子的柔美,生活的细腻。
- 镜盟钗约:情感的承诺,记忆的珍贵。
- 棠香:春天的美好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倦燕”指的是: A. 疲倦的燕子
B. 受伤的鸟
C. 游荡的鱼 -
“镜盟钗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忘却
B. 追忆与怨恨
C. 喜悦 -
诗中提到的“棠香”象征: A. 生活的平淡
B. 春天的美好
C. 过去的忧伤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金兆蕃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爱情的思索,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金兆蕃则在春景中融入更多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辑》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基础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