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
时间: 2025-01-06 12:32: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回玉砌,有天涯倦客,闲倚朱栏。
十载旧情,凄迷庭院,雨风残。
移根几度车轮转,佩环月下阑珊。
柳绵飘荡,梨云掩黯,泪眼汍澜。
冉冉仙云乍返,翻柔荑晕碧,嫩蕊含丹。
语燕渐来,流莺初弄,待团栾。
花魂久被瑶台款,往时谁伴宫鬟。
新妆休遣,离人镇日对看。
白话文翻译:
春天回到了玉石铺成的台阶上,天涯的旅客倦怠而坐,悠闲地倚靠在朱红色的栏杆上。
十年的旧情,依旧在凄迷的庭院里,雨风残留着。
几度换了根儿,车轮辗转,佩环在月下显得格外轻盈。
柳絮飘荡,梨花的云朵隐匿着黯淡的情绪,泪眼中波澜起伏。
轻轻飘来的仙云再次出现,柔嫩的嫩芽映衬着碧色,花蕾含着红色。
燕子逐渐归来,黄莺初次鸣唱,期待着团圆。
花的灵魂早已被瑶台所吸引,往日时光中,谁陪伴过宫女?
新妆不必再遣散,离人整日对着这幅景象凝望。
注释:
- 玉砌:用玉石铺成的台阶,象征高贵典雅的环境。
- 倦客:疲倦的旅人,代表诗人对流浪生活的感慨。
- 朱栏:红色的栏杆,体现出温雅的环境。
- 十载旧情:十年的旧情感,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佩环:佩戴的装饰品,暗示女性的细腻与柔美。
- 泪眼汍澜:眼中含泪,波澜起伏的情感,表现出深切的思念。
- 冉冉仙云:轻轻飘来的云,象征仙境的美好。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形容美好而虚幻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庄棫(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细腻柔和。
创作背景:在春天的背景下,诗人寄情于自然,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离愁别绪,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怀念。
诗歌鉴赏:
《绛都春》是一首描写春天和离愁的古诗,诗人在春回大地之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思念。开头“春回玉砌”即为诗歌定下了优雅的基调,春天的回归让人感到生机与希望,但随之而来的“天涯倦客”却又让人感受到一丝孤独与无奈。这种对比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庭院中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十载旧情”,却将回忆的凄苦与温暖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缠绵悱恻的氛围。尤其是“泪眼汍澜”的描写,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波动与难以释怀的情感。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尤其是“燕渐来,流莺初弄”,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将带来新的希望。然而,最后一句“新妆休遣,离人镇日对看”则再一次将情感拉回现实,离人的孤独与无奈成为整首诗的情感高潮,深刻地反映出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回玉砌,有天涯倦客,闲倚朱栏:春天回到美丽的楼台上,旅人在疲倦中无所事事,静静倚靠在红色的栏杆上。
- 十载旧情,凄迷庭院,雨风残:十年的旧情在空荡的庭院中令人心伤,雨风已然残留着过往的回忆。
- 移根几度车轮转,佩环月下阑珊:经历几次更换,车轮转动着,佩环在月光下显得轻盈而迷人。
- 柳绵飘荡,梨云掩黯,泪眼汍澜:柳絮轻轻飘荡,梨花的云朵遮掩着黯淡的情绪,泪眼中波澜起伏。
- 冉冉仙云乍返,翻柔荑晕碧,嫩蕊含丹:轻轻飘来的仙云再次出现,鲜嫩的芽映衬着碧绿,花蕾含着红色的希望。
- 语燕渐来,流莺初弄,待团栾:燕子逐渐归来,黄莺初次鸣唱,期待着团圆的时刻。
- 花魂久被瑶台款,往时谁伴宫鬟:花的灵魂早已被美丽的瑶台吸引,往日的时光中,谁曾伴随在身边呢?
- 新妆休遣,离人镇日对看:新妆不必再遣散,离人整日凝视着眼前的景象。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魂”比喻花的灵性,展现情感的细腻。
- 拟人:如“燕渐来”,“流莺初弄”,赋予了自然事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柳绵飘荡,梨云掩黯”,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过往情感的怀念,展现出浓厚的离愁别绪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倦客: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流浪感。
- 柳绵、梨云:自然的景象,传达出温柔与惆怅。
- 泪眼汍澜:表达内心情感的波动与深情的思念。
- 瑶台:象征美好而虚幻的事物,寓意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倦客”是指什么?
A. 旅人
B. 游子
C. 学者
D. 商人 -
“泪眼汍澜”中的“汍澜”是什么意思?
A. 平静
B. 波澜
C. 暴风
D. 宁静 -
诗中通过什么意象来表现春天的到来?
A. 月亮
B. 燕子与黄莺
C. 雨水
D. 夕阳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庄棫的《绛都春》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但庄棫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多地通过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来展现内心的波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