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 和日湖》
时间: 2025-01-06 12:29: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绛都春 和日湖
东风信转。怪罥香袖薄,怯试馀寒。
误了镜华,非花非雾旧情閒。
芙蓉不信伤春浅。怨红凄入双弯。
梦云回后,慵拈带绣,自剔釭兰。
未料屏山近底,尚支愁酒力浥泪绡痕。
断谱细商,秦筝斜柱雁尘昏。
春心一夜无人托。负他明月愁鹃。
桂宫羞数年时,露粟半阑。
白话文翻译:
春风轻柔,传来信号。香袖轻薄,微微有些寒意。
误了镜子中的华光,既不是花也不是雾,往昔的情感显得闲散。
芙蓉花不相信春天的忧伤太浅,怨恨的红色在双弯眉中缠绵。
梦云消散后,懒得再提绣带,自行点燃兰香的灯。
没想到屏山在眼前,仍需借酒浇愁,泪水湿了纱巾的痕迹。
断了的乐谱细细吟唱,秦筝斜靠在柱子上,雁影在黄昏中迷离。
春心一夜无人倾诉,只能对着明月和愁苦的杜鹃自怜。
桂宫羞于数年时光,露水和谷物的影子半掩在栏杆上。
注释:
- 东风信转:春风来袭,带来春天的消息。
- 怪罥香袖薄:指轻薄的衣袖,带着香气,暗示春天的气息。
- 误了镜华:误入镜中反射的光华,意味着对往事的回忆。
- 芙蓉不信伤春浅:芙蓉花不相信春天的伤感是浅薄的。
- 梦云回后:梦中的云彩散去后。
- 屏山:指景物或某种内心的障碍。
- 愁酒力浥泪绡痕:愁酒的力量浸湿了泪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而闻名。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感慨。正值春暖花开之时,万物复苏,但诗人却流露出一丝忧伤,显示出内心的矛盾。
诗歌鉴赏:
《绛都春 和日湖》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心中的愁绪。诗歌开篇以“东风信转”引入,营造出春风轻拂的氛围,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怯试馀寒”,暗示了春天的温暖并未完全驱散寒意,隐喻着人心中的惆怅与孤独。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误了镜华”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怀念,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可逆转。对芙蓉花的描写则进一步加强了春天的感伤,诗人用“怨红凄入双弯”展现了情感的纠结与无奈。梦中消散的“梦云”,象征着短暂的美好与随之而来的失落感。
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的同时,隐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感受到春心的孤寂与无托,明月与杜鹃的忧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春天的另一种氛围。最后,诗中提到的“桂宫羞数年时”,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风信转:春风的到来,象征春天的消息。
- 怪罥香袖薄,怯试馀寒:轻薄的衣袖,感受到一丝寒意。
- 误了镜华,非花非雾旧情閒: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似乎与现实脱节。
- 芙蓉不信伤春浅:芙蓉花不愿相信春天的伤感只是表面。
- 怨红凄入双弯:情感的纠葛在眉目间流露。
- 梦云回后,慵拈带绣,自剔釭兰:梦醒后懒于打理事物,回归自我。
- 未料屏山近底:未曾料想到眼前的困境。
- 尚支愁酒力浥泪绡痕:愁酒浸润的泪痕,显示内心的无奈。
- 断谱细商:音乐的断裂,象征情感的失落。
- 春心一夜无人托:对情感的孤独与无依。
- 负他明月愁鹃:唯有明月与杜鹃作伴,流露无尽的愁苦。
- 桂宫羞数年时,露粟半阑:时间的流逝与懊悔,暗示内心的无奈与羞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镜华”比喻回忆中的美好时光。
- 拟人:如“芙蓉不信”,赋予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怨红凄入双弯”,形成和谐的音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忧伤,诗人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生命无常与逝去时光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芙蓉:美丽的花,象征青春与美好。
- 明月:代表孤独,象征心中惆怅。
- 杜鹃:常与哀伤、离别相关联的鸟,象征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
诗人对“镜华”的误解代表了什么? A. 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逃避
D. 对爱情的怀疑 -
“春心一夜无人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朱祖谋的《绛都春》和日湖则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融入了更为深刻的人生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朱祖谋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