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放怀
久拟结茅岩穴。便可长抛一切。
底事为饥驱,消受江花岭月。
愁绝。愁绝。那得称心时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长期以来希望能够在山岩之间建一个茅草屋,便可以抛开世俗的烦恼和一切牵挂。究竟是什么让人如此困扰呢?是那饥饿的驱使,让我不得不忍受江边的花和山上的月。愁苦无尽,愁苦无尽。何时才能找到心满意足的时节呢?
注释
- 久拟:长久以来打算。
- 结茅岩穴:在山岩中搭建茅草屋。
- 抛一切:抛开所有世俗的烦恼。
- 底事:到底是什么事情。
- 饥驱:饥饿的驱使。
- 消受:忍受。
- 愁绝:愁苦到了极点。
- 称心时节:让人满意的时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俞,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描绘隐逸生活和个人情感。其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创作背景
《如梦令 放怀》写作于作者追求宁静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田园生活的渴望。在社会动荡与个人困惑交织的背景下,诗人渴望逃避现实,寻求内心的安宁。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 放怀》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开头的“久拟结茅岩穴”即表明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茅屋作为一种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方式,象征着对繁华世界的放弃与对自然的亲近。接下来的“便可长抛一切”更是体现出一种对世俗烦恼的绝望,诗人希望能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底事为饥驱”一语中透出诗人对生存的思考,饥饿不仅是生理上的需求,更象征着生活的压力与现实的无奈。这里的“消受江花岭月”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身处于美丽的江花岭月之间,却依旧感到无奈与愁苦。最后的“愁绝”重复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强烈与无助,质疑何时才能找到心满意足的时节,令人感受到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深切渴望。
整首词在意象上交织着自然、乡愁和个人情感,展现了清代诗人在面对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挣扎时的独特视角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拟结茅岩穴: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长期向往。
- 便可长抛一切:期待通过这种生活抛开世俗的烦恼。
- 底事为饥驱:思考是什么使自己无法实现这种理想。
- 消受江花岭月:在美丽的自然中仍感到痛苦,体现内心的矛盾。
- 愁绝。愁绝。:重复强调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 那得称心时节: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居生活比作理想的栖息地,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排比:通过重复“愁绝”强化情感的深度。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隐逸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揭示了个体在社会压力下的挣扎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茅岩:象征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 江花岭月:代表美丽的自然景象,然而却与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
- 饥饿:不仅是生理需求,更是对生活压力的隐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长期以来希望在何处建立居所?
- A) 城市
- B) 山岩
- C) 海边
- D) 河畔
-
诗中“愁绝”重复出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愁苦
- C) 疲惫
- D) 满足
-
“底事为饥驱”中的“饥”指的是什么?
- A) 生理上的饥饿
- B) 对爱情的渴望
- C) 对金钱的需求
-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 B) 山岩
- B) 愁苦
- A) 生理上的饥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归园田居》陶渊明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董俞的《如梦令 放怀》更加强调了对现实困境的挣扎与无奈,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安然与淡泊。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