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
时间: 2025-01-14 16:01: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凉飙呼不来,流汗方被体。
稀星乍明灭,暗水光弥弥。
香风过莲芡,惊枕裂鲂鲤。
欠伸宿酒余,起坐濯清泚。
火云势方壮,未受月露洗。
身微欲安适,坐待东方启。
白话文翻译:
清凉的微风呼唤不来,只有汗水湿透了身体。
稀疏的星光时隐时现,暗淡的水面闪烁着微弱的光亮。
香风拂过莲叶,惊动了枕边的鱼虾。
我懒懒地伸展着,醒来后洗去清澈的水流。
火焰般的云彩正逐渐壮大,还没有经过月光和露珠的洗礼。
我微微想要安适,静静地等待东方的曙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凉飙:清凉的微风。
- 流汗方被体:流汗使身体湿透。
- 稀星:稀疏的星星。
- 暗水光弥弥:暗水面上闪烁的光亮。
- 香风:香气的风。
- 莲芡:莲花和水藕。
- 惊枕:惊动了枕边的鱼。
- 欠伸:懒洋洋地伸展。
- 宿酒余:宿醉之后的余醉。
- 濯清泚:洗去清澈的水流。
- 火云:如火焰般的云彩。
- 月露:月光和露水。
- 身微欲安适:身体微微想要安稳舒适。
- 坐待东方启:静坐等待东方的光明。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酷热的感受和对清凉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质,也有细腻的情感。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因政治原因遭贬,但仍坚持创作,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七月酷暑之际,诗人乘舟出城,感受到炎热的天气与自然景色。这种环境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酷热中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是一首描绘夏日炎热时光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酷暑中独自一舟的烦闷与对清凉的渴望。首句“凉飙呼不来,流汗方被体”,便道出了炎热的苦楚,清风无法到来,唯有汗水湿透身体,既表现了外部环境的恶劣,也隐含了内心的无奈与焦虑。
接下来的“稀星乍明灭,暗水光弥弥”,则通过星光与水光的描写,增加了诗的视觉层次感,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暗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感。香风过莲芡的描写,传递了自然的美好,虽然外界的热浪袭来,但自然的清香仍然存在,给人以一丝慰藉。
在“火云势方壮,未受月露洗”中,诗人描写了云彩的壮丽,暗示了自然的巨大力量与变化。最后一句“身微欲安适,坐待东方启”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安宁的心情,同时也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欣赏、对生活的感悟,结合诗人自身的情感,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酷热的描写,更是对生命状态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凉飙呼不来,流汗方被体:清凉的风无法到来,身体因为流汗而感到沉重。
- 稀星乍明灭,暗水光弥弥:稀疏的星光时隐时现,暗淡的水面闪耀着微弱的光。
- 香风过莲芡,惊枕裂鲂鲤:清香的风吹过莲花和水藕,惊动了旁边的鱼。
- 欠伸宿酒余,起坐濯清泚:懒洋洋地伸展身体,醒来后洗去清澈的水流。
- 火云势方壮,未受月露洗:如火的云彩正在膨胀,尚未受到月光和露水的洗礼。
- 身微欲安适,坐待东方启:身体微微想要安稳,静坐等待东方的光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火云”比作火焰,形象生动。
- 拟人:让香风和云彩具有人类的特征,增加了诗的灵动感。
- 对仗:如“流汗方被体”与“欠伸宿酒余”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酷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渴望清凉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飙:象征着清凉与舒适。
- 流汗:象征着痛苦与烦躁。
- 稀星:象征孤独与渺小。
- 暗水:象征内心的深邃与不安。
- 香风: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命力。
- 火云:象征外部环境的压迫与无奈。
- 东方启:象征希望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凉飙呼不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清凉
B. 烦躁
C. 无奈
D. 舒适 -
诗中“火云势方壮”描写了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自然的力量
C. 平静的夜晚
D. 暴风雨的来临 -
诗的最后一句“坐待东方启”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在的享受
D. 对生命的放弃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夏日绝句》李清照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在诗中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思乡之情,与苏轼的孤独感相似,但李白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
- 《夏日绝句》:李清照则通过对夏日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与苏轼的豪放风格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