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

时间: 2025-01-14 17:22:27

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

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

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

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

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

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迨作《淮口遇风诗》,戏用其韵
作者: 苏轼 〔宋代〕

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
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
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
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
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
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白话文翻译:

我写的诗就像一匹生病的骏马,悲鸣着向衰败的野草哀诉。
可惜却有儿子是真正的骏马,一喷气就能将群马击倒。
调养气息不要急于吟咏,声名过早会招来嫉妒。
风和涛借助笔力,势头追逐孤云而去。
不如陶渊明的儿子,围绕着院子寻找梨和枣。
你看我这押韵的功力,已经胜过郊外和海岛的风景。

注释:

  • 病骥:生病的骏马,象征创作状态不佳。
  • 悲鸣:悲伤的鸣叫,表达诗人的心情。
  • 真骥子:真正的骏马,指优秀的子弟或人才。
  • :这里指的是喷吐气势。
  • 养气:指调养自己的气息和情绪。
  • 忌太早:早早成名容易招嫉妒。
  • 风涛:风和波涛,比喻外部环境的变化。
  • 陶家儿:指陶渊明的子女,陶渊明以隐居田园著称。
  • 押强韵:指在诗中押韵的技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自然,常以生活体验为题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他思考人生与艺术之际。诗中借助对比表达了对自己创作状态的不满,同时对后辈的期望,展现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病骥比喻自己创作的诗歌,表达了苏轼对自己诗作状态的自省与不满。通过对比“真骥子”,即年轻有为的后辈,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后辈的欣赏,更隐含了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质疑。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中提到“养气勿吟哦”,这是对创作态度的反思,提醒自己不要急于成名,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接着,诗人以“风涛借笔力”来形容创作的灵感,如同自然的力量,显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理解与探索。最后,提到陶渊明的生活,强调了回归自然的优雅人生,呈现出一种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押韵等技巧,展示了苏轼高超的诗歌造诣。在意象上,诗中涉及的“骏马”“梨枣”等,富有生动的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切感与自然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诗如病骥:自比生病的骏马,暗示诗作状态不佳。
  2. 悲鸣向衰草:表达对生活的无奈与哀伤。
  3. 有儿真骥子:提及后辈的优秀,感叹世代更替。
  4. 一喷群马倒:形象生动,表现出后辈的卓越。
  5. 养气勿吟哦:劝诫自己不要急于求成,需修身养性。
  6. 声名忌太早:说明早成名可能招致嫉妒。
  7. 风涛借笔力:比喻创作灵感如同自然的力量。
  8. 势逐孤云扫:意在表达创作的自由与奔放。
  9. 何如陶家儿:提到陶渊明,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0. 绕舍觅梨枣:描绘一种闲适的田园生活。
  11. 君看押强韵:指向诗歌的技巧与艺术。
  12. 已胜郊与岛:表达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与骄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诗作比作“病骥”,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句中对称的结构,增加了诗的音乐感。
  • 排比:如“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诗作的不满、对后辈的期望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仍然乐观的生活态度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骥:象征颓废与不安。
  • 衰草:寓意生命的无常与衰败。
  • 真骥子:代表年轻有为的后辈。
  • 梨枣:象征自然的丰饶与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自比什么?

    • A. 鱼
    • B. 病骥
    • C. 鹰
  2. 诗中提到的“陶家儿”是谁?

    • A. 陶渊明
    • B. 陶宗仪
    • C. 陶弘景
  3. “养气勿吟哦”意在提醒什么?

    • A. 不要急于成名
    • B. 要多吟唱
    • C. 要多读书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隐逸生活的理想。
  • 李白《将进酒》:表现豪放不羁的个性。

诗词对比:

  • 苏轼与陶渊明的作品,前者更多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艺术的追逐,后者则侧重于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但情感表达与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