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学士试院感秋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4 06:27:38

遽往偶相聚,下帘人事稀。

感秋那听雨,闻杵屡催衣。

得丧多士梦,行藏群雁飞。

黄花期野老,须插满头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遽往偶相聚,下帘人事稀。
感秋那听雨,闻杵屡催衣。
得丧多士梦,行藏群雁飞。
黄花期野老,须插满头归。

白话文翻译:

突然间相聚,窗帘内人事稀疏。
感慨秋天何必听雨,听见杵声频催衣服。
得失交替多士人的梦,行藏如群雁飞翔。
黄花期盼野老,必须插满头归来。

注释:

  • :急速,突然。
  • 下帘:拉下窗帘,指隔绝外界,表示内心的孤独。
  • 人事稀:人际关系疏远,表明孤独。
  • :用来捣米的杵,象征日常生活的忙碌。
  • 得丧:得与失,指人生的起伏。
  • 多士梦:许多志士的梦想,表达人生理想。
  • 行藏:行走与隐匿,指生活方式的选择。
  • 黄花:指菊花,象征秋天。
  • 野老:意指隐士或老者,寄托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透过“黄花期野老”,可引申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古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羡慕,尤其是在秋天的情景中,常常用黄花(菊花)来象征老年人的宁静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裳,字子夷,号岑山,宋代诗人,作品以豪放清丽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时节交替之际,正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的体现。秋天的到来使得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寥寥数语,展现了诗人在秋季的感慨与思索。起首两句“遽往偶相聚,下帘人事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短暂相聚,但却因窗帘的拉下而显得人事疏离,暗示了生活的孤独感。接下来的“感秋那听雨,闻杵屡催衣”,通过“听雨”与“杵声”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感受秋雨的萧瑟时,生活的琐碎又频频打扰着他的思绪。

“得丧多士梦,行藏群雁飞”则承接了前面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起伏的感慨,群雁的飞翔象征着自由与追求,而“黄花期野老,须插满头归”则是对隐居生活的美好向往,黄花象征丰收与安宁,呼应了秋天的主题。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孤独及理想的思考,情感深刻而细腻,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遽往偶相聚,下帘人事稀”:突兀的相聚带来了内心的孤独感。
  2. “感秋那听雨,闻杵屡催衣”: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却又被现实的琐事所困扰。
  3. “得丧多士梦,行藏群雁飞”:人生得失如梦,象征自由的群雁飞翔。
  4. “黄花期野老,须插满头归”: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得丧”与“行藏”,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群雁飞翔象征自由与理想,黄花象征宁静的归隐生活。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对孤独的感慨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成熟与收获,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杵声:代表日常生活的忙碌,强调现实对心灵的干扰。
  • 黄花: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宁静,寄托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下帘”指的是什么? a) 拉下窗帘
    b) 关闭心灵
    c) 离开房间
    d) 遮挡阳光

  2. “得丧多士梦”中的“多士”是指? a) 众多的人
    b) 志向高远的人
    c) 失去的人
    d) 年轻人

  3. 诗中表现对隐居生活向往的意象是哪个? a) 窗帘
    b) 杵声
    c) 黄花
    d) 雁飞

答案

  1. a) 拉下窗帘
  2. b) 志向高远的人
  3. c) 黄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黄裳《和李学士试院感秋二首 其一》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现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黄裳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思考,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景色的渲染。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