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阙下游多日,溪边过几春。
数图人欲活,一笔自如神。
不写俗中态,漫留云外身。
丹青如模我,道貌似山人。
白话文翻译:
在阙楼下游历了许多日子,在溪边度过了好几个春天。
我只想画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一笔之下就能如神明般自如。
我不愿描绘世俗之态,宁愿在云外逍遥自得。
我的丹青如同模仿我一样,外表看似高人逸士。
注释:
字词注释:
- 阙下:指宫殿前的阙楼,古代皇宫的象征。
- 游多日:游玩、流连的日子很多。
- 溪边:指小溪边,宁静自然之地。
- 数图:多次尝试描绘。
- 人欲活:描绘出活生生的人物。
- 自如神:形容画技高超、运笔如神。
- 俗中态:世俗的样子。
- 漫留:随意地停留。
- 云外身:形容人超然于世,心境如云外高远。
- 丹青:指绘画。
- 道貌似山人:形容外表看起来像隐士一样。
典故解析:
“道貌似山人”是指一种超然、隐逸的生活态度,源于道家文化,强调去除世俗的繁华与执念,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裳(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闲云,是宋代的诗人和画家,以其绘画和诗词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风格清新脱俗,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裳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时期,反映了他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态度的反叛。
诗歌鉴赏:
《赠传神师》是一首充满了艺术追求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便描绘了阙楼和溪边的自然景象,透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数图人欲活”,不仅表达了对绘画技艺的追求,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渴望。
接下来的“一笔自如神”更是夸赞了艺术家高超的技艺,仿佛一笔之间就能让人物栩栩如生,这一联传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自信。诗人对“俗中态”的拒绝,展示了他超然脱俗的心境,强调了艺术创作应该超越世俗,追求更高的境界。最后一句“丹青如模我,道貌似山人”,不仅是对自身艺术风格的总结,也是一种自我定位,表现了诗人追求内心自由与超然的生活理想。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黄裳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表达了他渴望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怀,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高超艺术性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阙下游多日:在阙楼下游玩了很多天,表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享受。
- 溪边过几春:在溪边度过了几个春天,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
- 数图人欲活:多次尝试描绘出活生生的人物,体现了艺术创作的执着。
- 一笔自如神:艺术技法高超,笔下人物栩栩如生,表现了对艺术的自信。
- 不写俗中态:拒绝世俗的平庸,彰显了诗人的独特追求。
- 漫留云外身:心境高远,超然脱俗,想要追求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丹青如模我:绘画技艺如同自身的模样,强调个性与风格的统一。
- 道貌似山人:外表如隐士般超然,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绘画与神明的技艺相提并论,突出艺术的神奇。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如“阙下游多日,溪边过几春”。
- 排比:通过排比构造出丰富的意象,增强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艺术家对绘画的热爱和追求,强调个体的艺术追求应该超越世俗的束缚,追寻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阙:象征权力与地位,暗示出身背景。
- 溪:自然的象征,代表宁静与纯粹。
- 云:象征超脱与自由,反映内心的追求。
- 丹青:代表艺术创作的工具,体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黄裳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一笔自如神”意指什么?
- A. 画笔使用自如
- B. 人物活灵活现
- C. 生活自在
- D. 画家技艺高超
-
诗中提到“不写俗中态”,表明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 A. 追求世俗的繁华
- B. 拒绝平庸的生活
- C. 喜欢名利
- D. 希望成名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黄裳的《赠传神师》与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的追求,但李白更注重豪放与个性的展现,而黄裳则强调艺术与内心的平和。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黄裳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