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贡院上元
作者:黄裳 〔宋代〕
精舍喧哗外,华灯想望中。
管弦何处客,帘幕去年风。
好斁随尘起,悲欢覆手空。
蟾光无内外,自与此心同。
白话文翻译:
在喧闹的精舍外,华丽的灯火在眼前闪烁。
不知在哪里有客人听管弦乐曲,帘幕中传来去年的微风。
美好的情绪随尘土一起升起,悲欢的交替在手中空空荡荡。
月光没有内外之分,它与我的心情是如此相同。
注释:
- 精舍:指书院或读书的地方。
- 华灯:形容灯光华丽。
- 管弦:指乐器,通常指管乐和弦乐。
- 帘幕:帘子,常用来遮挡或装饰。
- 好斁:指美好的情绪或心情的波动。
- 悲欢:悲伤与欢乐。
- 蟾光:指月光,蟾蜍常被视作月亮的象征。
典故解析:
- 上元:指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寓意团圆与欢乐。
- 帘幕去年风:提到去年的风,暗示着对往年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裳,宋代诗人,生于书香世家,以诗歌和散文著称,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元宵节,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在欢庆与孤独之间的情感冲突。
诗歌鉴赏:
《贡院上元》通过描绘元宵节夜晚的繁华与个人内心的孤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精舍喧哗外,华灯想望中",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景象,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思考。第二句中提到的“管弦何处客”,暗示了诗人对人群中乐声的渴望与对孤独的反思。诗人似乎在问,热闹的景象中,究竟有谁能够理解他内心的情感?
接下来的句子“好斁随尘起,悲欢覆手空”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复杂感受。美好的情绪与尘世的烦恼交织在一起,悲欢交替,最终却是空空如也,显示了生活的无常与不可捉摸。
最后一句“蟾光无内外,自与此心同”则是一个哲理性的思考,暗示月光与心灵的共鸣,展现了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之间的统一。整首诗在欢庆与反思之间游走,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精舍喧哗外: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场景,诗人身处的环境。
- 华灯想望中:华丽的灯火在眼前闪烁,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 管弦何处客:表达对音乐和人群的渴望与思考,暗示孤独。
- 帘幕去年风:提及往年的回忆,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
- 好斁随尘起:美好的情绪随尘埃一起升起,暗示情绪的波动。
- 悲欢覆手空:悲伤与欢乐的交织,最终感到空虚。
- 蟾光无内外:月光没有内外之分,象征内心的宁静。
- 自与此心同:月光与内心的共鸣,表现出内心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心情的映照,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形式上对仗工整,增添了韵律感。
- 拟人:情感的波动被赋予了“随尘起”的形象,使得情感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在繁华的节日背后,个体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表达了对美好与空虚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灯:象征热闹的节日气氛,代表欢乐与美好。
- 管弦:象征文化与艺术,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交流。
- 蟾光:象征月亮,代表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
这些意象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华灯”指的是什么?
- A. 灯光华丽
- B. 月光
- C. 烛光
-
诗人内心的情感主要是:
- A. 欢乐
- B. 孤独
- C. 愤怒
-
“蟾光无内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外界的排斥
- B. 内心与外界的统一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在美好月色下的孤独与思念,情感深邃却稍显沉重。
- 李白的《静夜思》:在月光下的思乡情感,简单而直白,展现了对故乡的眷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黄裳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
以上资料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学习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