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曲径缘溪曲,平沙似掌平。
波心双鹜没,雨外一峰晴。
官冷闲游数,时和夏气清。
桥东村北路,留待月中行。
白话文翻译:
小路沿着溪水弯曲,平坦的沙滩像手掌一样平整。
水面上两只野鸭潜入水中,雨后的山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晴朗。
官员们闲游的次数很少,时节让夏日的气息显得清新。
桥东村北的小路,留待夜晚月光下再行走。
注释:
- 曲径:弯曲的小路。
- 缘溪:沿着溪水。
- 平沙:平坦的沙滩。
- 双鹜:两只野鸭。
- 没:潜入水中。
- 官冷:官员较少出游。
- 闲游数:悠闲地游玩次数不多。
- 时和:时节和顺。
- 月中行:在月光下行走。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及闲适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的向往和对官场冷漠的隐含批评。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高其倬,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诗风受儒释道影响,常表现出与世无争的态度。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漠,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构建了一个恬静而优美的田园景象。开头两句“曲径缘溪曲,平沙似掌平”,以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小路和沙滩的自然之美。接着“波心双鹜没”,描绘出水面上野鸭潜水的生动场景,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动感。而“雨外一峰晴”则运用对比手法,将雨后的晴朗山峰与之前的阴霾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晴天的清新与明亮。中间的“官冷闲游数”,则转向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冷漠的无奈与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最后“桥东村北路,留待月中行”则给人一种未来的期待,暗示了诗人对夜晚美丽景色的向往。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境界,展现了高其倬深厚的诗歌功力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曲径缘溪曲:小路弯弯曲曲地沿着溪水延伸,展现出自然的灵动。
- 平沙似掌平:平坦的沙滩如同手掌一般光滑,强调了自然的平和与宁静。
- 波心双鹜没:水面上双双野鸭潜入水中,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动的自然场景。
- 雨外一峰晴:雨过天晴,山峰显得格外明亮,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美丽。
- 官冷闲游数:官员们少有悠闲游玩的机会,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与无奈。
- 时和夏气清:时节的温和和清新的夏日气息,渲染出一种舒适的氛围。
- 桥东村北路:提示了一个具体的地点,给人一种亲切感。
- 留待月中行:留到夜晚在月光下漫步的期待,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平沙似掌平”,将沙滩比喻为手掌,形象生动。
- 对比:如“雨外一峰晴”,通过雨与晴的对比,突出自然的变化。
- 意象:通过“波心双鹜没”营造出动静结合的画面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和个人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官场冷漠的无奈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 曲径: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蜿蜒,暗示自然之道的复杂性。
- 平沙:代表宁静和安逸,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双鹜:象征着自由与灵动,表现了自然的生机。
- 晴峰: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未来,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月中行:代表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平沙似掌平”是比喻什么?
- A. 沙滩的平坦
- B. 手掌的形状
- C. 路的弯曲
- D. 水的清澈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官场的看法?
- A. 曲径缘溪曲
- B. 官冷闲游数
- C. 雨外一峰晴
- D. 留待月中行
-
此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官场生活
- C. 宁静与闲适
- D. 雨后晴天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和高其倬的《间行与文震青编修同赋》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于孤独与哲思,而高其倬则侧重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二者风格各有千秋。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与高其倬的“雨外一峰晴”相呼应,但王维的意境更显得深沉而内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高其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