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宵
高其倬 〔清代〕
离抱何时释,秋宵特地长。
梦回仍远塞,月好是殊方。
蜡泪红垂地,蛩声寒近床。
遥怜多病后,吟罢正回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秋夜孤独的感受。诗中提到何时才能解开离愁,秋夜显得特别漫长。梦中回到遥远的边塞,明月却照亮了异乡。蜡烛的泪滴落在地上,蟋蟀的声音在床边响起。遥想自己多病之后,吟咏完诗句,内心的感慨又涌上心头。
注释
- 离抱:离别和牵挂的情感。
- 释:解开,放下。
- 秋宵:秋天的夜晚,意指秋季的孤独与漫长。
- 远塞:远方的边塞,常用来指代兵戎之地,或思乡之情。
- 殊方:异乡,指与故乡不同的地方。
- 蜡泪:蜡烛的泪滴,比喻蜡烛燃烧时流出的蜡油,形象地表现出黯淡的情绪。
- 蛩声:蟋蟀的叫声,常用来烘托夜晚的寂静与孤独。
- 遥怜:远远的怜惜,表现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其倬(约1645-约1725),清代诗人、文学家,字子云,号双溪,生于浙江,曾任职于地方官。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秋宵》创作于高其倬晚年时,正值人生沉浮之际,身体多病,常在秋夜中思索人生,感怀离愁。这首诗展现了他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孤独与思念情感。
诗歌鉴赏
《秋宵》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中,细腻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离愁与思念。开头的“离抱何时释”直接点出离别的愁苦,给人一种即刻的情感冲击。秋宵漫长,时间似乎在无情地延续着诗人的孤独。
接下来的“梦回仍远塞”则引入了对故乡的思念,梦境中的边塞正是诗人心中惦念的地方,与现实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在“月好是殊方”中,月亮的美丽却显得冷漠,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蜡泪红垂地,蛩声寒近床”两句,利用蜡烛的泪滴和蟋蟀的叫声,渲染出一种幽静而凄凉的氛围,展现了夜深人静时的孤寂与愁苦。最后一句“遥怜多病后,吟罢正回肠”则是诗人对自身健康的关切与感慨,吟咏间流露出深切的自我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秋夜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真挚而动人,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离抱何时释:表达了对离愁的困扰,离别的痛苦何时才能放下。
- 秋宵特地长:秋天的夜晚显得特别漫长,强调孤独感。
- 梦回仍远塞:梦中回到遥远的边塞,暗示思乡之情。
- 月好是殊方:月光明亮却照耀在异乡,感到与故乡的距离。
- 蜡泪红垂地:蜡烛的泪滴落在地,象征忧伤与孤独。
- 蛩声寒近床:蟋蟀的声音在床边响起,渲染出夜的静谧与冷清。
- 遥怜多病后:对自己多病的状态感到怜惜。
- 吟罢正回肠:吟咏结束后感到内心的痛楚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蜡泪比喻内心的愁苦。
- 拟人:蟋蟀的声音被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渲染。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在孤独的秋夜中,诗人对离愁的深切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宵:象征孤独和思念,常与离别情感相联系。
- 月亮:象征思乡与情感的寄托。
- 蜡泪:象征内心的忧伤与无奈。
- 蛩声:象征夜晚的寂静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离抱何时释”中的“离抱”指的是什么?
- A. 离别和思念
- B. 抱怨和不满
- C. 亲情和友谊
-
“蜡泪红垂地”中的“蜡泪”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忧伤
- C. 希望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谊
- B. 思乡与孤独
- C. 快乐的生活
答案
- A. 离别和思念
- B. 忧伤
- B. 思乡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秋宵》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静夜思》更为简洁直接,而《秋宵》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高其倬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全书》
- 《诗经与古代文学》
以上内容为对《秋宵》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