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弟观雪中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7 10:03:38

万里长天一样云,纷纷吹下玉成尘。

能令下界皆称瑞,谁谓南人不识真。

积冻已多为麦地,培汤更办百花春。

强将光景宽衰老,呵手微吟意欠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长天一样云,纷纷吹下玉成尘。
能令下界皆称瑞,谁谓南人不识真。
积冻已多为麦地,培汤更办百花春。
强将光景宽衰老,呵手微吟意欠新。

白话文翻译:

在万里长空中,云彩像一幅画卷,纷纷扬扬地飘落,仿佛把玉石化作了尘埃。
这雪能让人间一片祥瑞,谁说南方人就看不懂真正的美?
积雪已经很多,变成了麦田,浇灌的热汤将带来百花的春天。
面对光阴流逝,感慨衰老,双手轻轻呵气吟诗,心中却感到缺少了新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里长天:形容天空辽阔无边。
  • 玉成尘:比喻雪花纷飞,化作细小的尘埃。
  • 称瑞:称颂吉祥。
  • 积冻:积累的冰雪。
  • 培汤:浇灌热汤,比喻为花草提供养分。
  • 光景宽衰老:时光流逝,衰老的感觉加深。
  • 呵手微吟:轻轻地吐气,低声吟唱。

典故解析:

  • “南人不识真”:暗指南方人对雪景的稀少和不理解,实际上是对南北文化差异的探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字仲弓,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情感。其作品以清新婉约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雪天,诗人身处寒冷的境地,借雪景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反映了北方与南方的文化差异,诗人以雪为引子,抒发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开头便以辽阔的天空与纷飞的雪花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广阔的氛围。诗人将雪花比作“玉成尘”,不仅展现了雪的美丽,也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接着,诗人借雪的降临,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雪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吉祥的象征,诗人以此反击了南方人对北方雪景的误解,展示了他对美的独到见解。

在描绘雪的同时,诗人又引入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强将光景宽衰老”一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老去的现实。尽管雪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但诗人却感到心中缺少了新意,这种矛盾的心理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生命无常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丰富,雪的洁白与生命的脆弱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深情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长天一样云”:描绘了辽阔的天空,给人以开阔之感。
  • “纷纷吹下玉成尘”:形容雪花飘落,化作细小的尘土,展现其轻盈与美丽。
  • “能令下界皆称瑞”:雪的降临给人们带来了吉祥的感受。
  • “谁谓南人不识真”:反驳对南方人不理解雪的偏见,表达了对北方文化的自豪。
  • “积冻已多为麦地”:积雪已经很多,暗示着雪对土地的滋养作用。
  • “培汤更办百花春”:春天将至,暗示着生命的重生。
  • “强将光景宽衰老”: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对衰老的无奈。
  • “呵手微吟意欠新”:虽有吟唱,但心中却缺乏新意,表现出对生活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花比作“玉”,突出其美丽与轻盈。
  • 对仗:如“积冻已多为麦地,培汤更办百花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呵手微吟”让手的动作赋予了情感,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洁白、纯净,也代表着生命的重生。
  • 麦地:象征丰收与希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光景:象征时光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建了自然的美景,也承载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展现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里长天一样云”所描绘的意象是?

    • A. 雪花
    • B. 蓝天
    • C. 草地
    • D. 瀑布
  2. 诗中提到的“南人不识真”是指什么?

    • A. 南方人对雪的误解
    • B. 南方人对冬天的不喜欢
    • C. 南方人不懂诗
    • D. 南方人不喜欢北方
  3. “呵手微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孤独
    • D. 激动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雪梅》(王安石):描绘梅花在雪中盛开的景象,表现坚韧不拔的精神。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探讨时间与生命的关系。

诗词对比:

  • 陈著王安石的雪景描绘各有千秋,前者更多体现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后者则表现出顽强与美的结合。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均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