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崇宁寺马》
时间: 2025-01-02 17:14: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施崇宁寺马
作者: 苏辙 〔宋代〕
南归闭门万事了,
病卧常多起常少。
未用田间下泽车,
何须枥上追风骠。
乡人记我少年日,
滇马为致风前鸟。
三年伏枥人共怪,
马不能言心可晓。
坐驰千里气蟠结,
日食生刍空自笑。
主人自是箕颍人,
谁复为送洮岷道。
支公惠眼识神骏,
山下泉甘足芳草。
法流一洗百病消,
翘足长鸣且忘老。
白话文翻译:
我南归时闭上了门,万事都已了结。
生病卧床常常起伏不定。
还没用田间的车子,
何必在马厩里追逐奔跑的骏马。
乡亲们还记得我少年时,
那滇马如同迎风而飞的鸟。
三年在马厩里饲养,众人都觉得奇怪,
马虽不能言,但心意我能懂。
坐在马背上千里之外的气息凝结,
日头照耀,草料空自一笑。
主人本是箕颍的乡人,
谁还愿意送我走洮岷的路。
支公(支道林)善于识别神骏,
山下的泉水甘甜足够芳草。
法流一洗,百病随之消散,
翘起马蹄长鸣,且忘却衰老。
注释:
- 施崇宁寺:位于今天的中国,寺庙的存在象征着信仰与归宿。
- 滇马:指云南的马,因其奔放而有名。
- 伏枥:指在马厩里饲养,未曾出行。
- 箕颍人:指苏辙的故乡,强调归属感。
- 支公:指支道林,是当时著名的人物,善于识别优秀的马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是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表达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辙晚年,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归乡的思念。诗中通过马的意象,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马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以“南归闭门万事了”表明诗人已回归宁静的生活,但生活的单调与病痛的折磨让他倍感疲惫。诗人用“未用田间下泽车,何须枥上追风骠”来反映自己不再追求过往的繁华与奔波,转而向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寻求归属。接着,他回忆起少年时的风光,乡人对他的记忆与滇马的比喻,展现出他对年轻时光的缅怀。
“坐驰千里气蟠结”这一句,表现了诗人虽有千里奔腾的壮志,但却被现实的羁绊困住。此时,马成为他情感的寄托,似乎在诉说他内心的渴望与追求。最后,诗人以“法流一洗百病消,翘足长鸣且忘老”结束,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表明他希望通过心灵的洗涤,摆脱肉体的羁绊,迎接新生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归闭门万事了:南归象征着归隐,闭门则表达内心的宁静。
- 病卧常多起常少:描写了因病卧床的无奈,反映了身体的弱势。
- 未用田间下泽车:暗示诗人已不再参与繁忙的田间劳作。
- 何须枥上追风骠:表达对追逐名利的无欲无求。
- 乡人记我少年日:引入对往日青春的回忆。
- 滇马为致风前鸟:用马的形象比喻自己年轻时的自由与奔放。
- 三年伏枥人共怪:感叹自己在马厩的无所作为。
- 马不能言心可晓:马虽不能言,但诗人却能理解其心情。
- 坐驰千里气蟠结:表达内心的压抑与无奈。
- 日食生刍空自笑: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自我安慰。
- 主人自是箕颍人:强调归属感与乡土情怀。
- 谁复为送洮岷道:感慨世事变迁,友人难以相送。
- 支公惠眼识神骏:提到支公的识马之才能,反映对他人的钦佩。
- 山下泉甘足芳草:自然的美好与丰盈,暗示生活的另一种态度。
- 法流一洗百病消:强调精神的洗涤与疗愈。
- 翘足长鸣且忘老:展现对年轻与生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马比作青春,表达对往日的怀念。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马不能言心可晓”表现人与马之间的情感交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命、青春的思考与感悟,经历沧桑后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通过精神的追求来超越身体的限制,最终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自我解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象征自由与青春,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 泉水:象征自然的甘美,反映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枥:象征束缚与无奈,显示出对现状的不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滇马”象征着什么?
- A. 自由
- B. 财富
- C. 权力
-
“南归闭门万事了”意指诗人:
- A. 回家后忙碌
- B. 回归宁静的生活
- C. 追求事业成功
-
诗中提到的“支公”是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一位识马的能人
- C. 诗人的兄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同样表达对青春的怀念,但更偏向于壮志未酬的感慨。
- 《题西林壁》 - 苏轼:强调对生活哲学的思考,与苏辙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有所呼应。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