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绳床竹簟曲屏风,
野水遥山雾雨蒙。
长有滩头钓鱼叟,
伴人闲卧寂寥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绳床和竹制的凉席旁边是一扇曲折的屏风,远处的野水和山峦在雾雨中朦胧不清。滩头常常有钓鱼的老人,与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闲卧,显得十分宁静而孤寂。
注释:
- 绳床:用绳子编织而成的床,常用于夏季,通风透气。
- 竹簟:用竹子编制的凉席,夏天使用,清凉舒适。
- 曲屏风:一种弯曲的屏风,通常用于隔断空间或挡风。
- 滩头:水边的沙滩或浅滩。
- 钓鱼叟:钓鱼的老人,代表闲适的生活。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隐逸和宁静的生活态度,符合宋代文人追求的“隐士”生活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是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弟弟,崇尚理学,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描写。
创作背景:该诗很可能是苏辙在某次游历时所作,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在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中,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画枕屏》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向往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前两句通过对床、簟、屏的描绘,构建出一个清凉的居所,隐喻着诗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而“野水遥山雾雨蒙”则利用自然的景象,增添了诗句的层次感与意境深远。后两句则引入了钓鱼的老人,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这独特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既有对生活的满足,也有对孤独的感悟,这种情感在细腻的描写中得以体现,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绳床竹簟曲屏风:描绘了一处简单而舒适的居所,这里用“绳床”和“竹簟”来表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野水遥山雾雨蒙:展现了一幅朦胧的山水画面,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暗示自然的广阔与诗人的渺小。
- 长有滩头钓鱼叟:钓鱼的老人象征了隐逸和闲适,代表了理想的生活状态。
- 伴人闲卧寂寥中: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宁静的追求,表达了一种哲学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绳床、竹簟:象征着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
- 野水、遥山:代表广阔的自然,表达了诗人心灵的归属。
- 钓鱼叟:象征着隐士生活,反映了对闲适生活的理想追求。
- 雾雨:传达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气氛,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休息场所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 A. 木头
- B. 布
- C. 绳子和竹子
- D. 石头
-
“滩头钓鱼叟”中的“叟”指的是?
- A. 年轻人
- B. 老人
- C. 妇女
- D. 小孩
-
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 A. 悲伤
- B. 宁静
- C. 激昂
- D. 恐惧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苏辙的《画枕屏》都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但苏轼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而苏辙则更注重于宁静生活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苏辙全集》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