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石经院三首》

时间: 2025-01-17 10:30:16

迢嶢山上寺,近在古城中。

苦恨河流远,长教眼力穷。

意思解释

留题石经院三首

作者: 苏辙 〔宋代〕

原文展示:

迢嶢山上寺,近在古城中。
苦恨河流远,长教眼力穷。


白话文翻译:

在遥远的山顶上有座寺庙,距离古城很近。
我苦恨那遥远的河流,常常使我的目光无法远望。


注释:

  • 迢嶢:形容山的高远、遥远。
  • :寺庙。
  • 古城:指古老的城市。
  • 苦恨:痛苦地恨。
  • 河流远:指河流遥远,意指难以看到。
  • 眼力穷:目光所及有限,无法看到更远的地方。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有“古城”和“河流”这样的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涧田,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苏辙是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三人合称“苏门三学士”。他以诗文见长,风格清新,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在山中寺院的游历中,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眼前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苏辙的《留题石经院三首》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高山寺庙的静谧与古城的历史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世界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向往。诗的开头,"迢嶢山上寺"让人感受到一种高远、超脱的意境,寺庙的存在仿佛是与世隔绝的净土,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近在古城中"则让这种宁静与繁华的古城形成鲜明对比,显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的渴望。

下联“苦恨河流远,长教眼力穷”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远方理想的追求。河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苦恨"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他渴望能够看到更远的未来,却又无奈于眼前的局限,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既有对自然景致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思索,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迢嶢山上寺:描绘寺庙的高远,隐喻精神追求的高尚。
    2. 近在古城中:古城的存在与寺庙的遥远形成对比,暗示对历史的回溯与现实的思考。
    3. 苦恨河流远: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痛苦与无奈。
    4. 长教眼力穷:暗示了人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眼前局限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寺”和“城”,以及“远”和“穷”,形成了对仗的美感。
    • 隐喻:河流隐喻时间,寺庙隐喻精神追求。
  •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追求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寺庙:象征着精神的寄托与追求。
  • 古城:历史的积淀,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
  • 河流:自然的流逝,象征时间与人生的无常。
  • :高远,象征追求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迢嶢”是什么意思? A. 清澈 B. 遥远 C. 繁华

  2. 诗人对“河流”的态度是?
    A. 喜欢 B. 无奈 C. 忽视

  3. 诗中的“古城”象征什么?
    A. 未来 B. 过去 C. 现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苏辙与王维的诗歌都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内心的感受。苏辙的诗更注重对人生的思考,而王维则倾向于表现自然的宁静之美。两者风格各有千秋,却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苏辙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