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夫王知录挽辞》
时间: 2024-09-19 22:05: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姑夫王知录挽辞
作者: 史浩 〔宋代〕
闻说先生效一官,清风已自迫人寒。
功名未究黄粱梦,云汉先成白玉棺。
润屋何妨藏万卷,过庭咸喜得双鸾。
武陵仙窟君归去,落莫桃花泪不乾。
白话文翻译:
听说您做官了,清风已经让人感到寒意。
功名未竟不过是黄粱梦,云汉间已成白玉棺。
藏书万卷在家中又有什么妨碍,
庭前的双鸾都为您欢喜。
武陵仙境您回去吧,
桃花落下,泪水却怎么也干不掉。
注释:
字词注释:
- 效一官:效仿做官。
- 迫人寒:令人感到寒冷,这里指清风的高洁让人感到寒意。
- 黄粱梦:比喻虚幻的理想和事业。
- 云汉:指银河,古代人称天上的星河。
- 白玉棺:象征死亡的棺材。
- 润屋:富裕的家。
- 双鸾:比喻美好的姻缘。
- 武陵仙窟:典出《桃花源记》,指理想的隐居之地。
- 桃花泪不乾:形容悲伤的情感无法愈合。
典故解析:
- 黄粱梦:出自《太公阴符经》,讲的是一个人梦中富贵,醒后却发现一切都是幻梦。
- 武陵仙窟:典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传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子安,号青丘,北宋时期的词人和诗人,以擅长写挽词而著称。他的诗词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能表达出对友人的怀念与敬仰。
创作背景:
该诗是为了悼念王知录,表达对其清白高洁的品格和未竟的理想的惋惜之情,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虚幻追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挽辞诗在情感上极为真挚,通过对王知录生平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惋惜。首联以“闻说先生效一官”开头,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关于功名与理想的讨论,清风的意象不仅象征了王知录的清正廉洁,也暗示了他在官场中的孤独与寒冷。次联“功名未究黄粱梦”,则通过“黄粱梦”这一典故,提醒人们功名利禄不过是虚幻,人生如梦,最终难逃生死。后两联不仅表达了对王知录的怀念,更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润屋何妨藏万卷”传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而“桃花泪不乾”则是对生离死别的深切感受,情感深邃而真挚,令人动容。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兼具文学美感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说先生效一官:听说您以清白的名声做了官,表面上是对朋友的祝贺,实际上暗含对名利的反思。
- 清风已自迫人寒:清风象征高洁的品德,却也让人感到一种寂寥的寒冷,体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 功名未究黄粱梦:功名未成就不过是虚幻的梦境,提醒人们对名利的追求终究是徒劳的。
- 云汉先成白玉棺:在追求的过程中,生命终将归于死亡,暗示人生的无常。
- 润屋何妨藏万卷:即使身处富贵之家,藏书万卷又有什么意义,反映出对学识与财富的思考。
- 过庭咸喜得双鸾:双鸾象征美好的姻缘,表达了对友好关系的珍视。
- 武陵仙窟君归去:引用桃花源的理想境界,寄托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落莫桃花泪不乾:桃花象征美好,却因离别而流泪,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悲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功名未究”和“云汉先成”,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功名比作梦境,强调其虚幻。
- 排比:通过多种意象的运用,增强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的追思,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无常,表达了对清白高洁品德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风:象征高洁的品格。
- 黄粱梦:代表虚幻的理想和追求。
- 白玉棺:象征死亡与人生的终结。
- 双鸾:象征美好的姻缘与友谊。
- 桃花:象征美好与伤感,反映离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粱梦”是指什么?
A. 真实的梦境
B. 虚幻的理想
C. 生活的真实
D. 成功的象征 -
“武陵仙窟”出自于哪位文人的作品?
A. 李白
B. 白居易
C. 陶渊明
D. 杜甫 -
诗中“清风已自迫人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祝贺
B. 寂寥
C. 喜悦
D. 愤怒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史浩的这首挽辞在对死亡的思考上更加感性,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现实的苦难与国家的兴亡。两者都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以上是对《姑夫王知录挽辞》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