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通判妻挽辞》
时间: 2025-01-17 10:31: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林通判妻挽辞
作者: 史浩 〔宋代〕
夕郎凛凛馀风烈,
有女犹为世妇师。
处己幽闺推德厚,
相夫贤路已名驰。
秋天零露铭旌湿,
晓月沈光独鹤悲。
他日赠黄频锡宠,
冢前羊虎石累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悼念。诗的开头提到夕阳下的寒风,显示出一种凛冽的孤独感;接着提到她在世时的贤良淑德,她在家庭中是丈夫的良师益友。诗人回忆她在幽静的闺房中推崇德行,帮助丈夫在社会上赢得名声。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秋天的早晨,露水打湿了她的碑铭,清晨的月光映照下,孤独的白鹤悲鸣。最后提到,未来或许会有人把黄频花赠予她的墓前,而她的坟墓则被羊和虎的石雕所环绕,象征着她生前的威仪。
注释:
- 夕郎:指夕阳,寓意时间的流逝。
- 凛凛:形容寒冷、凶猛的样子。
- 有女犹为世妇师:指她作为女性的榜样,教导世人。
- 幽闺:指妻子的闺房,意指她的内心世界。
- 铭旌:指墓碑上的铭文。
- 晓月沈光:早晨的月光渐渐消失。
- 黄频:一种花,象征着美好的祝福。
- 羊虎石:指墓前的石雕,象征着生前的荣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子华,号潭洲,宋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蕴含着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林通判妻挽辞》是史浩为悼念其妻而作,反映了他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与深情。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深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高度赞美与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挽辞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敬仰。诗的开篇通过“夕郎凛凛”描绘出一种孤独而又清冷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接着,诗人通过对妻子品德的赞美,强调了她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及其作为女性的榜样,突显出对传统女性角色的尊重与钦佩。
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诗人以“秋天零露”与“晓月沈光”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营造出一种凄凉与悲伤的氛围。最后,通过“他日赠黄频锡宠”表达了对妻子生命的延续与祝福,墓前的“羊虎石”则象征着她生前的荣耀与地位,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哀痛与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引人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夕郎凛凛馀风烈:描绘了夕阳下的孤独与寒冷,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凄凉。
- 有女犹为世妇师:强调妻子的品德高尚,为女性树立了榜样。
- 处己幽闺推德厚:描绘妻子在家中推崇道德,展现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
- 相夫贤路已名驰:说明妻子的贤良使得丈夫在社会上获得了名声。
- 秋天零露铭旌湿:用秋天的露水湿润了碑铭,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
- 晓月沈光独鹤悲:晨月的光辉消失,孤独的白鹤哀鸣,充满了悲凉。
- 他日赠黄频锡宠:未来会有人把美好的花赠予她的墓前,寓意对她的怀念。
- 冢前羊虎石累累:墓前的石雕象征着她生前的荣华,反映了对她的敬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秋天零露”和“晓月沈光”,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独鹤悲”,赋予白鹤以情感,使意境更加生动。
- 比喻:将黄频花与赠送的祝福相联系,象征着美好与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逝去妻子的深切怀念与尊重,表现了对传统女性美德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郎:象征时间的流逝,带有一种孤独感。
- 幽闺:代表家庭的温馨与内心的宁静。
- 秋天零露: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逝去。
- 晓月:象征着希望与失落交织的情感。
- 羊虎石:象征着生前的荣耀与尊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夕郎凛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凄凉 C. 幸福
答案:B -
“相夫贤路已名驰”中“贤路”指的是什么? A. 妻子的德行 B. 诗人的名声 C. 社会地位
答案:A -
诗中最后提到的“羊虎石”象征着什么? A. 荣华富贵 B. 对逝者的怀念 C. 自然景观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描写爱情与离别的长篇叙事诗。
- 《红楼梦》中的诗词:反映对女性角色的深刻描绘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唐代王维的《送别》:同样描写离别与哀伤,但在意境上更为淡雅。
- 李白的《静夜思》:虽主题不同,但同样流露出对过去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对比研究
以上内容为对《林通判妻挽辞》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深入理解这首古诗词的情感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