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堤河水向东流,杨柳芙蓉映画楼。
几度洛城回首望,最怜山色似扬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洛城的美丽景色:大堤上的河水向东流淌,岸边的杨柳和芙蓉花映衬着楼阁。我多次回望洛城,最让我怜惜的,是那里的山色,仿佛与扬州的美景相似。
注释:
- 洛城:即现代的洛阳,古代著名的都城。
- 大堤:指河岸边的堤坝。
- 芙蓉:指荷花,象征着美丽和清新。
- 回首望:回头看,表达了对洛城的眷恋。
- 怜:怜爱、心疼,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深厚感情。
典故解析:
- 扬州:扬州是江南著名的水乡,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著称,常与洛阳相提并论,表示对美景的向往和比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绎,清代诗人,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洛阳时所作,表现了他对这座古城的喜爱及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洛城》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河水、杨柳和芙蓉花的描写,展现了洛城的秀美景色。诗人用“向东流”形象地表现了河水的动态和时光的流逝,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岸边的杨柳和芙蓉花,代表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营造出一种和谐而静谧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几度洛城回首望,最怜山色似扬州”,表达了诗人对洛城的深情眷恋。这里的“回首”不仅是对景色的回望,更是对曾经经历的追忆。诗人对山色的“怜”,似乎在告诉我们,尽管扬州的美景令人向往,但洛城的山色同样动人,具有独特的魅力。这种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自然的珍视。
诗词解析:
- 第一句:“大堤河水向东流”描绘了河水的流动,给人以时间流逝的感觉。
- 第二句:“杨柳芙蓉映画楼”则通过“电影”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 第三句:“几度洛城回首望”中的“几度”体现了诗人多次回望的情感,表现出他对洛城的不舍。
- 第四句:“最怜山色似扬州”通过对比,强调了洛城山色的美丽与独特。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杨柳芙蓉”与“映画楼”,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比喻:将山色与扬州相提并论,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怜”的情感,赋予山色以生命。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洛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 河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活力。
- 杨柳:春天的象征,生机勃勃,代表着青春与希望。
- 芙蓉:美丽与纯洁的象征,常与爱情、友谊联系在一起。
- 山色:代表着自然的壮丽与宁静,给人以精神的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杨柳”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秋天的萧瑟
- C. 冬天的寒冷
-
诗人将洛城的山色与哪个地方相比较?
- A. 苏州
- B. 扬州
- C. 成都
-
诗中“向东流”实际上暗示了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水的方向
- C. 心情的变化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了自然景色,体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则侧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