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孩儿》
时间: 2025-01-17 09:27:27意思解释
泥孩儿
原文展示
牧渎一块泥,装塑恣华侈。所恨肌体微,金珠载不起。双罩红纱厨,娇立瓶花底。少妇初尝酸,一玩一欢喜。潜乞大士灵,生子愿如尔。岂知贫家儿,生子瘦如鬼。弃卧桥巷间,谁复顾生死?人贱不如泥,三叹而已矣!
白话文翻译
在牧场的泥土上,捏造出一个华丽的泥娃娃。我所遗憾的是,这个泥娃娃的身体微不足道,无法承载金银珠宝。用红纱罩住它,娇嫩地矗立在瓶花的底下。年轻的少妇初次体验这种感觉,玩弄它时欢喜不已。她暗中恳求大士的保佑,希望能生个像泥娃娃一样的孩子。却不知贫穷人家的孩子,生下来却瘦得像鬼一样。被弃置在桥巷之间,谁还能关心他们的生死?人竟不如泥,叹息三声,便了事了。
注释
- 牧渎:指牧场,养牛羊的地方。
- 华侈:奢华,奢侈的装饰。
- 肌体微:指泥娃娃的身体微小。
- 金珠:比喻财富与奢侈品。
- 双罩红纱厨:指用红纱罩住的柜子,装饰性强。
- 少妇:年轻的已婚女性。
- 乞大士灵:向佛菩萨等祈求保佑。
- 贫家儿:指贫困家庭的孩子。
- 生子瘦如鬼:形容贫家孩子的瘦弱。
- 弃卧桥巷间:被遗弃在街道和桥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棐,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暖,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作者对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深感忧虑,借泥娃娃的形象,表达对儿童命运的思考,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冷漠。
诗歌鉴赏
《泥孩儿》通过描写一个泥娃娃的外表奢华,内心却揭示了其背后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贫困儿童的同情和对社会冷漠的控诉。诗中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富贵人家与贫穷人家的孩子生活的极端差异。开头描绘泥娃娃的华丽,给人以美好的幻想,但随即转向对现实的剖析,令人心痛。尤其是“岂知贫家儿,生子瘦如鬼”一联,深刻地反映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忽视和无情,令人深思。诗的结尾“人贱不如泥”,更是将整个悲剧推向高潮,直击人心,发人深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牧渎一块泥:指在牧场上捏造的泥娃娃,暗示其不真实与脆弱。
- 装塑恣华侈:强调其外表的奢华,反映出一种人造的美。
- 所恨肌体微:表达对泥娃娃软弱的遗憾。
- 金珠载不起:暗指财富与物质无法给泥娃娃带来真正的价值。
- 双罩红纱厨:描绘了一个精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 娇立瓶花底:生动地呈现出美丽的画面。
- 少妇初尝酸:表现少妇对孩子的期待与渴望。
- 一玩一欢喜:暗示对泥娃娃的喜爱与短暂的欢乐。
- 潜乞大士灵:体现出对未来孩子的美好愿望。
- 岂知贫家儿:转向现实,揭露幽暗的命运。
- 生子瘦如鬼:对贫困孩子的悲惨形象的描绘。
- 弃卧桥巷间:表现出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 人贱不如泥:强调人生命的贱价,令人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富贵与贫穷的对立,突显社会不公。
- 比喻:将人比作泥,突出人生命的脆弱。
- 夸张:形象化地描绘贫家孩子的瘦弱,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社会不平等的深切关怀,借助泥娃娃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贫困儿童命运的同情,揭示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忽视和无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泥娃娃:象征着脆弱与无辜,代表着社会底层儿童的命运。
- 红纱:象征着富贵与奢华,反衬出贫穷的残酷。
- 桥巷:象征着社会的冷漠与无情,是贫穷儿童的栖息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许棐的《泥孩儿》主要描绘了哪个主题? A. 富贵生活
B. 贫富差距
C. 自然景色
D. 战争悲哀 -
诗中“生子瘦如鬼”是指什么? A. 富贵孩子
B. 贫穷孩子
C. 健康孩子
D. 天真孩子 -
诗的最后一句“人贱不如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绝望
C. 喜悦
D.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许棐的《泥孩儿》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揭示,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生活的豪放与洒脱,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具特点。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许棐生平及其诗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