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时间: 2025-01-06 10:08: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作者:苏轼
指点先凭采药翁,
丹青化出大槐宫。
眼明小阁浮烟翠,
齿冷新诗嚼雪风。
二华行观雄陕右,
九仙今已压京东。
将赴河中,密迩太华,
九仙在东武,奇秀不灭雁荡也。
此生的有寻山分,
已觉温台落手中。
西湖三载与君同,
马入尘埃鹤入笼。
东海独来看出日,
石桥先去踏长虹。
遥知别后添华发,
时向樽前说病翁。
所恨蜀山君未见,
他年携手醉郫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雁荡山的情景和对友人的思念。前半部分表达了对名山大川的赞美,后半部分则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盼。
注释
- 采药翁:指山中采药的老人,象征隐逸的生活。
- 丹青:指绘画,常用来形容艺术。
- 九仙:指九位神仙,传说中有高超的道术。
- 温台:指一个具体的地点,象征着理想的归宿。
- 郫筒:四川郫县的筒子酒,是指饮酒时的陶罐,象征着饮酒的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诗人、词人、画家、书法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期间,他在游览雁荡山时,受到自然美景的激发,写下了这两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苏轼的《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友情感情,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多处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诸如“小阁浮烟翠”和“新诗嚼雪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如“遥知别后添华发”,显示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雁荡山的赞美,也是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指点先凭采药翁:指引的方向首先依赖于采药的老人,强调隐士生活的智慧。
- 丹青化出大槐宫:用绘画再现出大槐宫的壮丽,表达对艺术的赞赏。
- 眼明小阁浮烟翠:小阁楼在烟雾缭绕中显得格外清幽。
- 齿冷新诗嚼雪风:新作的诗篇在寒风中品味,象征着诗人对创作的热爱。
- 二华行观雄陕右:二华指两位神仙,提到他们行走于陕右的景象。
- 九仙今已压京东:九仙的传说已被世俗压制,暗示对理想的追求。
- 将赴河中,密迩太华:即将前往河中,太华山的美景近在眼前。
- 奇秀不灭雁荡也:雁荡山的奇秀永存,表明对自然的无尽赞美。
- 此生的有寻山分:这一生中有了寻山的缘分。
- 已觉温台落手中:温台似乎已在手中,象征对理想的追求。
- 西湖三载与君同:曾与友人在西湖共度三年时光。
- 马入尘埃鹤入笼:比喻生活的琐碎与束缚。
- 东海独来看出日:独自前往东海观看日出,象征孤独。
- 石桥先去踏长虹:踏上石桥,仿佛走在长虹之上,形象生动。
- 遥知别后添华发:遥想分别后会增添白发,感慨岁月无情。
- 时向樽前说病翁:在酒樽前谈及病痛,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
- 所恨蜀山君未见:遗憾蜀山的朋友未曾相见。
- 他年携手醉郫筒:希望未来能携手共醉于郫筒酒中,表达对友谊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新诗嚼雪风”,将诗与风相联系,形象生动。
- 对仗:如“马入尘埃鹤入笼”,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荡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九仙:代表追求理想与超凡脱俗的志向。
- 温台:象征理想的归宿与人生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九仙”是指? A. 九位神仙
B. 九个朋友
C. 九座山峰
D. 九种花卉 -
诗中“遥知别后添华发”的意思是? A. 感慨时间流逝
B. 期待相聚
C. 高兴地喝酒
D. 观察云彩
答案: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另一首著名词作,表现豪放不羁的精神。
- 《望海潮·东南形胜》:同样展现自然景观与情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苏轼的《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倾向于浪漫与豪放,而苏轼则在细腻中展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深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