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昌言学士宰中牟日为诗见寄久未之答今冬罢》
时间: 2025-01-04 07:40: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昔年三月浪,鳞翼化云雷。
竹箭流俱上,芙蓉幕对开。
瀵泉扬沸渭,泰华耸崔嵬。
捧檄容归省,飞觞复屡陪。
芬芳袭芝室,嘉庆侍兰阶。
吴壁评残笔,隋碑读渍苔。
清阴依玉树,和气乐春台。
薄官俄成别,私门忽是灾。
一朝捐采服,五载泣粗縗。
季路还从仕,任安独见哀。
近畿须健令,剧邑试长才。
过目全牛解,迎锋巨枿摧。
雉留乘荫伏,蝗避境苗回。
时得鸣琴暇,仍飞丽句来。
正知荣箧笥,无足报璿瑰。
紞鼓俄攀邓,安车已召枚。
赋成平乐馆,燕奉柏梁杯。
自顾诚驽缓,于今尚草莱。
履穿羞路雪,盖敝怯京埃。
傥借余光便,炎风动死灰。
白话文翻译
过去的三月像波浪一样,鳞翼的昆虫化作云和雷。
竹箭像流水般直上,芙蓉的帐幕随之打开。
泉水翻腾着沸腾的渭河,泰华山雄伟耸峙。
捧着诏书容许回省,飞觞相陪屡次饮酒。
芬芳的气息袭来芝室,嘉庆之时侍立兰阶。
吴壁上评点残笔,隋碑上读着苔迹。
清幽的阴影依偎在玉树,和气乐在春台。
薄官一朝便成别,私门瞬间成了灾。
一旦弃官辞职,五载间泪洒粗纱。
季路又重回仕途,任安孤独见哀。
近乡须得健全的法令,剧邑中需试长才。
过目便能解牛,迎头巨木被摧毁。
雉鸟藏身阴影中,蝗虫避开苗圃而回。
时得空闲弹琴,仍然飞来优美的句子。
深知荣华只能放在箱笥中,无以回报璿瑰的恩情。
鼓声响起便攀登邓,安车已然召来枚。
赋成平乐馆中,燕子奉上柏梁杯。
自知才能平庸缓慢,如今仍在草莱间。
鞋子踩破了路上的积雪,盖头羞于在京城污秽。
假如能借助余光,炎风却能动死灰。
注释
- 昔年:过去的年份。
- 鳞翼:指有鳞片的翅膀,形容昆虫。
- 竹箭:用竹子做的箭,这里用作比喻,表示迅速上升。
- 瀵泉:翻腾的泉水。
- 捧檄:捧着诏书,指官员被召回。
- 芬芳:芳香的气味。
- 京埃:京城的尘埃,象征繁华与污浊。
- 荣箧笥:指华贵的箱笥,象征荣华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诗人。他以撰写《资治通鉴》而著称,深具历史和政治的见解。他的诗歌风格严谨,常反映出对政治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司马光晚年,诗中表达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局变化的感慨。身为官员,经历了许多波折,他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现象的思考,使得此诗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开篇以“昔年三月浪”引出对过往的思考,接着通过“鳞翼化云雷”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力量。诗中多处出现的竹箭、芙蓉、芬芳等意象,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苦短的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薄官俄成别”与“私门忽是灾”的对比,表达了从官场到私生活的巨大变化,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复杂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诗人以“自顾诚驽缓”自谦,显示出对自身才能的清醒认识,最后以“炎风动死灰”结束,暗示了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更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年三月浪:回忆过去三月的生机与波动。
- 鳞翼化云雷: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变化,象征希望和力量。
- 竹箭流俱上:比喻事物的迅速上升。
- 芙蓉幕对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瀵泉扬沸渭:河流翻腾,象征着激荡的情感与变化。
- 泰华耸崔嵬:高耸的山脉,显示出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竹箭”、“鳞翼”等意象,比喻人生的变化与社会的风云。
- 对仗:如“飞觞复屡陪”对“捧檄容归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对称美。
- 拟人:如“芬芳袭芝室”,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使情景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对社会变迁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浪:象征着青春的波动与变化。
- 竹箭:象征迅速与力量,代表着生机与向上。
- 芬芳:象征美好与希望,暗示人生中的美好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薄官”指的是什么?
- A. 高官
- B. 小官
- C. 平民
- D. 农民
-
诗的开头用什么自然现象引入?
- A. 风
- B. 浪
- C. 雪
- D. 雨
-
“炎风动死灰”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感受?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现实的无奈
- D.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对酒与欢乐的追求,与司马光的深沉反思形成对比。
- 杜甫《春望》:反映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对比司马光的个人体验,展现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资治通鉴》 - 司马光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