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康平老铜雀砚》

时间: 2025-01-01 14:15:27

邺城台殿已荒凉,依旧山河满夕阳。

瓦砾却鑱今日砚,似教人世写兴亡。

意思解释

赋康平老铜雀砚

原文展示

邺城台殿已荒凉,
依旧山河满夕阳。
瓦砾却鑱今日砚,
似教人世写兴亡。

白话文翻译

邺城的台殿已经变得荒凉,
但山河依然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壮丽。
在瓦砾中雕刻出的今日砚,
似乎让人感受到世事的兴衰变化。

注释

字词注释

  • 邺城:古城名,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 荒凉:形容衰败、冷清的样子。
  • 瓦砾:破碎的瓦片和石块,通常指废弃的建筑物的残骸。
  • :雕刻、刻划的意思。
  • 今日砚:指现代的砚台,象征着当下的创作。

典故解析

  • 兴亡:指一个国家或政权的兴盛与衰落。这里暗示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季常,号白石,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豪放的气魄和深邃的思考著称。陈与义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古城的荒凉与山河的美丽,表达对兴衰更替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邺城荒凉的描绘,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邺城曾是一个辉煌的政治中心,如今却已成为荒废的遗址,诗人以此反衬出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尽管遗址已然残破,但夕阳下的山河依旧显得壮丽,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永恒美。诗中“瓦砾却鑱今日砚”的描写,暗示着尽管历史兴亡交替,但人们仍在用当下的工具进行创作,记录着这一切,似乎在告诫我们要珍惜现在,铭记历史。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思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邺城台殿已荒凉:开篇直入主题,描绘了邺城的荒废景象,暗示了往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 依旧山河满夕阳:转而描绘自然景色,夕阳映照下的山河依然美丽,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
  • 瓦砾却鑱今日砚:在废墟中雕刻出今天的砚台,象征着人们在历史的废墟上继续创造。
  • 似教人世写兴亡:最后一句总结全诗,强调历史的教训与人事变迁,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荒凉的邺城与壮丽的夕阳山河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
  • 象征:今日的砚台象征着创作与传承,瓦砾则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教训。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描绘,反映了对兴亡变化的思考,表达了在历史的废墟上继续创作和探索的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邺城:象征历史的辉煌与衰败。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希望。
  • 瓦砾:象征历史的遗留与教训。
  • 砚台:象征文化的传承与创作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邺城的台殿在诗中被描述为: a) 繁华
    b) 荒凉
    c) 壮丽
    d) 现代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今日砚”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诗中反映了历史的兴亡与人事的无常。 (对/错)

答案

  1. b) 荒凉
  2. 文化的传承与创作的延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对未来的思考。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与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陈与义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关注历史的兴亡,但陈与义更注重自然的描绘,而杜甫则更侧重于社会的疾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供读者深入了解该时期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提供对古代诗词的详细解析与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