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馀意亦赋十二韵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4:33:22

九月风景好,节意满天涯。

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

虽无后乘丽,前驱载黄花。

两楼压波壮,众泽分夭斜。

居夷惊有苗,访古悲章华。

萧条湖海事,胜日一笑哗。

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月风景好,节意满天涯。
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
虽无后乘丽,前驱载黄花。
两楼压波壮,众泽分夭斜。
居夷惊有苗,访古悲章华。
萧条湖海事,胜日一笑哗。
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白话文翻译:

九月的风景真好,节日的气氛弥漫在四面八方。
书生听闻盛事,登高望远,城市的鸦雀纷飞。
虽然没有美丽的后景,前方却满是黄花。
两座楼阁屹立于波涛之上,众多的水泽分布在斜阳下。
居住在异乡的人们惊叹于新苗的成长,寻访古迹时感叹往昔的辉煌。
湖海的景象显得萧条,胜过这一天的美好,令人忍不住欢笑。
兴致勃勃地走向三里亭,树影交错,仿佛有蛟龙在游弋。

注释:

  • 节意:指节日的气氛,表现出浓厚的节日情绪。
  • 书生:指读书人或文人,代表了知识分子。
  • 登高:意指登上高处,通常与重阳节有关,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 黄花:代表菊花,重阳节有饮菊花酒的传统。
  • 两楼:可能指高楼或观景楼,象征视野开阔。
  • 夭斜:指阳光斜射,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 萧条:形容景象的凋零和冷清,体现出对历史的感慨。
  • 蛟蛇:象征着灵动的水中生物,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景初,号澹翁,宋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生于南宋时期,个性洒脱,作品多关注人文关怀和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在美丽的九月登高时的感受,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九月的美丽景色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化的追忆。开篇便以“九月风景好”引入,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接着“节意满天涯”则将这一美景与节日的氛围结合,表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息。诗中“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描绘了诗人作为文人,不仅享受自然的美好,更在寻求一种文化的归属感。全诗用词恰到好处,意象丰富,通过对黄花、楼阁、湖海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最后的“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则以生动的意象结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诗的每一句都蕴含了深厚的感情与意象,整体上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木影杂蛟蛇”),拟人(如居夷惊有苗),以及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追忆,表现出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黄花:象征重阳节的菊花,代表着长寿和美好祝愿。
  • 楼阁:象征着人类的建筑成就与对自然的征服。
  • 湖海:象征广阔的自然,代表了诗人的胸怀与视野。
  • 蛟蛇:象征自然的灵动与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月风景好”中“九月”指什么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诗中“书生”指的是?

    • A. 农民
    • B. 商人
    • C. 文人
    • D. 武士

答案

  1. B. 重阳节
  2. C. 文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以登高望远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二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陈与义更注重自然景观与节日氛围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