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游八关寺》
时间: 2025-01-17 10:14: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闭门睡过春,出门绿满城。
八关池上柳,絮罢但藏莺。
世故剧千蝟,今朝此闲行。
草木随时好,客恨终难平。
寺有石壁胜,诗无康乐声。
扶鞍不得上,新月水中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春天闭门而睡,出门时满眼的绿意。八关寺旁的池塘边,柳树依旧,柳絮已经落尽,隐约可以听到黄莺的鸣叫。世俗的事务如同千头万绪的刺猬,今天我却在这里悠闲地游荡。草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美好,但我心中的遗憾却是难以平息的。寺中有石壁更为胜景,但诗中却没有康乐的声音。无法骑马向前,只有新月映照在水中生辉。
注释
- 闭门:指关上门,表示在家中静养。
- 春:指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绿满城:形容城市里一片绿色,生机勃勃。
- 八关池:指八关寺旁边的池塘。
- 柳:指柳树,象征柔美和春意。
- 絮罢:指柳絮已经落下。
- 藏莺:隐藏着的黄莺,意味着春天的生机。
- 世故剧千蝟:形容世俗的复杂多变,如同满身刺的刺猬。
- 草木随时好:草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美丽。
- 客恨:指游子对故乡或往事的思念与遗憾。
- 石壁胜:寺中的石壁景致较好。
- 诗无康乐声:诗中缺少欢愉的声音。
- 扶鞍不得上:无法骑马,意味着行程受阻。
- 新月水中生:新月的倒影在水中,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0年-1120年),字仲明,号澄庵,福建人,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而含蓄的诗风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初夏,诗人游览八关寺,感受到春天的结束与夏天的来临,内心充满了闲适与思考,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夏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对世俗的淡漠。开头两句“闭门睡过春,出门绿满城”,用简单的叙述方式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夏天的生机,诗人通过回归自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接着“八关池上柳,絮罢但藏莺”,描绘了八关寺的自然景色,柳树的柔美与黄莺的鸣叫相映成趣,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在“世故剧千蝟,今朝此闲行”中,诗人对世俗的无奈与复杂有着深刻的领悟,千头万绪的生活事务如同刺猬一般让人感到困扰,而在这里他却选择了放下,享受悠闲的时光。后四句则表达了草木随季节变化而美好的感受,然而“客恨终难平”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遗憾与思乡之情。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尽管无法骑马远行,但新月的倒影在水中却又勾起了诗人对自然的无限遐想。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初夏的自然美,且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闭门睡过春:诗人在春天里闭门不出,象征着对世俗的避让和内心的宁静。
- 出门绿满城:出门后发现城市被绿意包围,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八关池上柳:提到特定的地理位置,增强了场景感。
- 絮罢但藏莺:柳絮已落,黄莺依然隐藏其中,暗示着春天的结束和生机的延续。
- 世故剧千蝟:世俗事务如同千头万绪的刺猬,形容其复杂与烦恼。
- 今朝此闲行:强调今天选择悠闲的生活方式。
- 草木随时好:草木随着季节变化而显得更加美好,表现了自然的规律。
- 客恨终难平:游子的思乡情难以抑制,表达了内心的遗憾与不安。
- 寺有石壁胜:寺庙的石壁景色优美,表明此地的静谧。
- 诗无康乐声:虽有美景,内心却缺少欢乐,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失落。
- 扶鞍不得上:无法骑马向前,寓意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受阻。
- 新月水中生:新月在水中倒影,给人以美好的幻想与宁静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草木随时好,客恨终难平”,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世俗事务比作“千蝟”,形象地表达了繁杂的生活。
- 拟人:如“藏莺”使黄莺似乎有了情感,增添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夏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代表生机与希望。
- 柳:象征柔美与春天的活力。
- 莺:寓意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
- 草木:象征生命的力量与自然的变化。
- 新月:象征着宁静、希望与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八关池”是指什么地方? A. 一座寺庙
B. 一片草地
C. 一条河流
D. 一片森林 -
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厌倦
C. 漠不关心
D. 刻意追求 -
“扶鞍不得上”中“扶鞍”指的是什么? A. 骑马
B. 坐车
C. 走路
D. 乘船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游山西村》 - 秦观
诗词对比
《山中杂诗》与《初夏游八关寺》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偏向于对山水的感悟,而后者则融合了对生活的哲思与闲适的情感,展现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