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院署有感》

时间: 2024-12-29 18:17:41

十年方补外,补外亦蹉跎。

科第惭先达,飞腾让后多。

葡萄宁许换,苜蓿自能歌。

回首金门路,何时定再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经院署有感
作者: 董文涣 〔清代〕

十年方补外,补外亦蹉跎。
科第惭先达,飞腾让后多。
葡萄宁许换,苜蓿自能歌。
回首金门路,何时定再过。

白话文翻译:

经过十年才获得科举的补外职务,但即使获得了补外,依然感到时光的流逝是如此无奈。看到那些早已成就的人,我感到羞愧,自己在追逐名利中反而落后于人。即使葡萄可以用来交换,但苜蓿也能自我歌唱。回首那条曾经走过的金门之路,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重游。

注释:

字词注释:

  • 补外:指补任外职,即补充外任的职位。
  • 蹉跎:形容时光流逝,常带有无奈和沮丧之意。
  • 科第:指科举考试的名次或资格。
  • 飞腾:形容快速升起,通常与成功相关。
  • 葡萄:常象征美好事物,代表交换的价值。
  • 苜蓿:一种植物,象征简单和自然的歌唱。

典故解析:

  • 金门路:金门是指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象征着归途与成就,诗中提到的“金门路”暗指诗人曾经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文涣,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抒发个人的理想与失落,表达对人生与理想的深思。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作者在经历十年科举后所产生的感悟,反映了清代科举制度下士人的心态与社会压力,表现出对个人成就和社会地位的思考。

诗歌鉴赏:

董文涣的《经院署有感》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的开头“十年方补外”直指科举的艰辛,十年的努力却未能带来理想的职位,这种无奈感令人心痛。紧接着,诗人以“科第惭先达”表达了对那些早已取得成功者的羡慕与羞愧,显示出他内心的挣扎。

“飞腾让后多”不仅是对自身境遇的自嘲,也反映了社会竞争的激烈。在这场名利的追逐中,诗人感受到了自己的落后与无力。

“葡萄宁许换,苜蓿自能歌”则通过自然的意象引入对人生的思考,葡萄代表着繁华与价值,而苜蓿则象征着质朴与自得。此句既是对物质交换的反思,也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最后一句“回首金门路,何时定再过”则是对过往理想的追忆与未来的迷茫,充满了对人生轨迹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整首诗在感情上从失落到思考,最后到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现实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年方补外:经过十年的努力,才得到了补外的职务,表达了长时间的辛苦。
  2. 补外亦蹉跎:即便得到了补外的职位,依然觉得在时间上有所浪费,感慨时光流逝。
  3. 科第惭先达:看到那些早已成功的人,感到羞愧,反映出内心的自卑。
  4. 飞腾让后多: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自己却落后于别人,表达了失落感。
  5. 葡萄宁许换:即使美好的东西可以交换,诗人仍在思考价值的本质。
  6. 苜蓿自能歌:简单的生命也能歌唱,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7. 回首金门路:回顾过去的理想与追求,充满了怀旧与反思。
  8. 何时定再过: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表现出对人生方向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葡萄”比作美好事物,隐喻追求的价值。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苜蓿象征简单与自然,表达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背景,探讨了科举制度下士人的理想与现实,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葡萄:象征繁华与价值,暗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苜蓿:象征简单生活,表达对自然与宁静的渴望。
  • 金门路:象征过去的理想与成就,代表回忆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经院署有感》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董文涣
    • C. 李白
    • D. 白居易
  2. “十年方补外”中的“补外”指的是什么?

    • A. 科举考试
    • B. 职务补任
    • C. 农田耕作
    • D. 旅行
  3. “飞腾让后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骄傲
    • B. 羞愧与失落
    • C. 开心
    •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将进酒》中,诗人以豪放的情绪表达对人生的洒脱与享受,而董文涣则通过反思与感慨,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沉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热情奔放,后者则沉静内敛,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歌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理解与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