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二乐榭》

时间: 2025-01-19 18:03:39

动静惟所遇,仁智亦偶然。

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动静惟所遇,仁智亦偶然。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动与静的状态只是偶然的遭遇,仁与智的存在也是偶然的事情。谁能看到这两个事物之外,依然有整个天地的存在呢?

注释:

  • 动静:指事物的变化和静止,表达人生的无常。
  • 仁智:仁爱与智慧,表达人类道德和智慧的两大重要方面。
  • 二物外:指动与静、仁与智之外的状态。
  • 天地全:指更为广阔的天地,象征着自然和宇宙的整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之弟,擅长诗词、散文和书法。其作品常体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辙在洋州的园亭中,反映他在宁静的环境中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这样的作品表达对世事的顺应和淡然心态。

诗歌鉴赏:

苏辙的这首《二乐榭》通过对动静、仁智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用“动静惟所遇”表达了人生中的变化和静止都是偶然的,反映出一种对命运的随遇而安的态度。而“仁智亦偶然”则指出人类道德与智慧的存在也是偶然,似乎在提醒我们,不必过于执着于个人的得失,因为这些都是宇宙中一部分的自然现象。最后两句“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更是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自然界,强调在动与静、仁与智之外,还有更为广大的天地。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给人以思考的余地。苏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体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动静惟所遇”:动静的状态是偶然相遇,暗示生活中的变化是无常的。
    • “仁智亦偶然”:仁爱与智慧的存在也是偶然,强调人类的道德与智慧不是必然。
    • “谁见二物外”:问谁能看到这两种状态之外的事物,提出反思。
    • “犹有天地全”:即使超越了动与静,仁与智,依然存在一个完整的天地。
  • 修辞手法

    • 对仗:动静与仁智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谁见”引导读者思考,增强诗的哲理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生活的偶然性与宇宙的广阔,强调人应以一种淡然的态度看待人生的变化。

意象分析:

  • 动静:象征人生的变化与宁静。
  • 仁智:代表人类的道德与智慧。
  • 天地:象征广阔的自然与宇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动静惟所遇”主要表达什么?

    • A. 动与静是不可分的
    • B. 动与静的状态是偶然的
    • C. 动与静是永恒不变的
    • 答案:B
  2. “仁智亦偶然”这句话想传达怎样的意义?

    • A. 仁爱和智慧是天生的
    • B. 仁爱和智慧是偶然的
    • C. 仁爱和智慧是必然的
    • 答案:B
  3.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人生的必然性
    • B. 生活的偶然与广阔的自然
    • C. 个人的得失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苏辙的《二乐榭》与王维的《鹿柴》都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苏辙更关注人生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苏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