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董令升舍人》

时间: 2025-01-14 14:11:11

雨馀沙路润无泥,潋滟溪流与岸齐。

苒苒年华催我老,酣酣春意得人迷。

联珠便觉新诗富,浮玉还听雅唱低。

杨柳缓摇阴正午,谁家篱落一声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董令升舍人

王之道 〔宋代〕

雨馀沙路润无泥,
潋滟溪流与岸齐。
苒苒年华催我老,
酣酣春意得人迷。
联珠便觉新诗富,
浮玉还听雅唱低。
杨柳缓摇阴正午,
谁家篱落一声鸡。

白话文翻译:

在雨后,沙路湿润而没有泥泞,
溪水波光粼粼,与岸边平齐。
年华飞逝催促着我变老,
春意浓浓让我沉醉迷离。
联珠诗句让人感到新诗的丰盈,
淡淡的玉音中传来低吟的雅曲。
正午时分,杨柳轻轻摇曳投下阴影,
不知哪家篱笆后传来一声鸡鸣。

注释:

  • 苒苒:形容时间的迅速流逝。
  • 酣酣:形容沉醉的样子。
  • 联珠:指诗句连成串,形容诗作的优美。
  • 浮玉:指声乐,象征高雅的音乐。

典故解析:

“杨柳”常用来象征春天和生机,诗中提到的“鸡鸣”则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朴素,体现了田园风光的自然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字子方,号梅溪,宋代诗人,工诗词,尤其擅长山水田园题材,作品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雨后,作者可能在游览山水时,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时间的流逝,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雨后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诗的开头“雨馀沙路润无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沙路的湿润,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接着“潋滟溪流与岸齐”又进一步展现了溪水的流动与清澈,水与岸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春日画面。

随着诗的深入,作者转而感慨“苒苒年华催我老”,显示出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然而在“酣酣春意得人迷”中,春天的美好又让人沉醉,使得忧伤与快乐交织,形成了诗的情感张力。接下来的两句“联珠便觉新诗富,浮玉还听雅唱低”则表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尤其是对诗歌中韵律与意境的欣赏。

最后两句“杨柳缓摇阴正午,谁家篱落一声鸡”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午后,杨柳轻摇,鸡鸣声响,构建出一种悠闲自得的乡村生活图景,令人陶醉。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体现了王之道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雨后沙路湿润,没有泥泞,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2. 潋滟的溪水与岸边平齐,展现出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
    3. 年华匆匆,催促着我渐渐变老,感叹时光流逝。
    4. 春天的气息令人沉醉,春意盎然。
    5. 诗句如联珠般美丽,体现了新诗的丰盈。
    6. 像浮玉般的音乐,让人心醉神迷。
    7. 正午时分,杨柳轻轻摇曳,投下阴影。
    8. 不知哪个农家传来一声鸡鸣,增添了生活气息。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浮玉”隐喻音乐之美。
    • 拟人:将杨柳拟人化,赋予其动作,增添了生动感。
    • 对仗:如“联珠便觉新诗富,浮玉还听雅唱低”,表现了诗句的和谐。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象征新的开始与生机。
  • 沙路:代表生活的平淡与真实。
  • 溪流:象征流动的时间与生命的活力。
  • 杨柳: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再生。
  • 鸡鸣:代表乡村生活的真实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雨馀沙路润无泥”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泥泞的道路
    b) 湿润的沙路
    c) 干燥的沙路

  2. “酣酣春意得人迷”中的“春意”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春天的雨水
    c) 春天的花朵

  3. 诗中的“杨柳缓摇阴正午”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清晨
    b) 正午
    c) 傍晚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和董令升舍人》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但王之道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迷醉,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宁静与内心的安宁。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王之道研究的相关文献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