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时间: 2025-01-17 08:36:39

风庭瑟瑟灯明灭。

碧梧枝上蝉声歇。

枕冷梦魂惊。

一阶寒水明。

鸟飞人未起。

月露清如洗。

无语听残更。

愁从两鬓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作者:李弥逊
风庭瑟瑟灯明灭。
碧梧枝上蝉声歇。
枕冷梦魂惊。
一阶寒水明。
鸟飞人未起。
月露清如洗。
无语听残更。
愁从两鬓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风吹动庭院,灯光忽明忽灭。碧绿的梧桐树上,蝉声已经停止。枕头冰凉,梦中被惊醒。台阶上,寒水映出明亮的光影。鸟儿飞走了,人还没有起床。月光和露水清澈得像是被洗过一样。无言地倾听着钟声的余音,愁苦从两鬓间滋生。

注释:

  • 瑟瑟:形容风声或轻微的声音,这里指风的声音。
  • 碧梧:指的是青绿色的梧桐树,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 蝉声:指蝉的叫声,代表夏季的气息。
  • 梦魂惊:梦中被惊醒,表示内心的惶恐不安。
  • 寒水明:指清冷的水面,映出明亮的光影。
  • 月露:月光和露水,象征清冷和宁静。
  • 残更:指钟声的余响,表示深夜时分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词人,其词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夜深人静之时,表达了对孤独感的深入思考,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挣扎与愁苦。

诗歌鉴赏:

《菩萨蛮》以清冷的夜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头的“风庭瑟瑟灯明灭”便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略显不安的氛围,灯光的闪烁和风声的瑟瑟都暗示着一种不稳定的情感状态。接下来的“碧梧枝上蝉声歇”,将夏日的气息引入诗中,蝉声的停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静止,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枕冷梦魂惊”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梦境的渴望与现实的冷酷相对比,梦中的美好被现实的冷漠所打断。接下来的描写“一阶寒水明”则通过水的冷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寒凉。整首词最后以“愁从两鬓生”收尾,简短而有力,直接表达了内心的愁苦,留下了深深的余韵。

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李弥逊在描写自然景色方面的才华,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共鸣。它提醒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孤独的时刻,而这些时刻正是生活的一部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庭瑟瑟灯明灭”:描绘庭院中微风吹动,灯光忽明忽灭的情景,传达出一种不安的气氛。
    • “碧梧枝上蝉声歇”:蝉声的停止,象征着夏季的结束与时间的流逝。
    • “枕冷梦魂惊”:梦中被惊醒,体现了内心的惶恐不安。
    • “一阶寒水明”:寒冷的水面映出明亮的光影,反映出夜晚的清冷。
    • “鸟飞人未起”:鸟儿早已飞翔,而人尚未起床,暗示着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 “月露清如洗”:月光与露水的清澈,象征着纯净与宁静。
    • “无语听残更”:无言地倾听钟声的余音,传达出孤独感。
    • “愁从两鬓生”:愁苦从两鬓间滋生,直接表达了内心的忧伤。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风庭瑟瑟”,将风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月光、露水等意象象征着纯净与孤独。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孤独与内心愁苦的深刻体会,反映了人的脆弱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无形的情感与内心的动荡。
  • 灯光:代表着希望与迷茫的交织。
  • 蝉声: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时间的流逝。
  • 寒水:象征冷清的环境与内心的孤独。
  • 月露:象征纯洁与宁静的同时,也带来孤独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风庭瑟瑟灯明灭”中,“瑟瑟”形容的是哪种声音?

    • A. 鸟叫
    • B. 风声
    • C. 水声
  2. “月露清如洗”中,“清如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 A. 明亮
    • B. 混浊
    • C. 安静
  3.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愁苦
    • C. 爱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词都表现了对孤独的感受,但李清照的词更多地渗透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李弥逊则着重于当下的孤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展现的细节与情感表达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李弥逊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