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 其十九》

时间: 2025-01-14 20:46:28

才咽霜痕先醉了。

扮出红儿,强向西风笑。

一色败营凉血饱。

雁飞时节年年到。

叶自如花身是草。

冷入蛩边,不久秦宫貌。

老去少年终要老。

有人早画伤秋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才咽霜痕先醉了。扮出红儿,强向西风笑。一色败营凉血饱。雁飞时节年年到。叶自如花身是草。冷入蛩边,不久秦宫貌。老去少年终要老。有人早画伤秋藁。

白话文翻译:

刚刚咽下霜痕就先醉了,装扮成红儿,强行对着西风笑。一片败坏的营地,凉血早已饱满。雁儿飞来的季节年年都到。叶子像花一样,身子却是草。冷气侵入蛩音旁边,不久便是秦宫的样子。老去的少年总是要老去,有人早已画出秋天的伤痕。

注释:

  • :刚刚
  • :吞下
  • 霜痕:霜留下的痕迹
  • 扮出:装扮成
  • 红儿:红色的花朵
  • 败营:败落的营地
  • 凉血:凉凉的血液
  • 雁飞时节:雁群迁徙的季节
  • 叶自如花:叶子像花一样娇美
  • 身是草:身子却如草般卑微
  • 冷入蛩边:冷气侵入蟋蟀的周围
  • 秦宫貌:形容凋零的样子
  • 老去:变老
  • 秋藁:秋天的草木

典故解析:

“秦宫貌”出自古代文学,象征着衰败与消逝,寓意着美好事物的终结。“雁飞时节”则与二十四节气相关,反映了自然界的周期变化,隐含着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熙,清代诗人,以抒情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诗人感受到人生无常与岁月流逝之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时光和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鹊踏枝 其十九》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浓厚的情感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化。诗中通过“霜痕”、“凉血”、“雁飞时节”等意象,展现了秋冬之交的凄凉与美丽。开头的“才咽霜痕先醉了”暗示着季节的变迁,仿佛在提醒着人们要珍惜时光。诗人用“扮出红儿,强向西风笑”来表现对生命的乐观态度,尽管周遭环境的变化令人感伤,但仍然可以抱着一份笑容面对生活。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一系列对比,尤其是在“叶自如花身是草”中,叶子如花般美丽,但却是草,反映了美丽与卑微的对立,揭示了生活的真实与残酷。通过“老去少年终要老”,诗人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无情,人生的必然。结尾的“有人早画伤秋藁”则是一种深沉的感慨,仿佛在说,尽管伤痕累累,但生活仍要继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才咽霜痕先醉了:刚刚经历霜打的痕迹便醉了,象征着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2. 扮出红儿,强向西风笑:用鲜艳的色彩装扮自己,试图在逆境中展现乐观。
  3. 一色败营凉血饱:如同战败的营地,虽然外表惨淡,却充满了内心的感受。
  4. 雁飞时节年年到:每年雁群迁徙的季节如期而至,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5. 叶自如花身是草:叶子虽美丽,实则身世卑微,反映了表象与内在的矛盾。
  6. 冷入蛩边,不久秦宫貌:寒冷的气息渐渐逼近,预示着凋零到来。
  7. 老去少年终要老:无论年轻时多么美好,总会迎来衰老。
  8. 有人早画伤秋藁:早有人描绘秋天的凋零与悲伤,感慨生命的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叶自如花”比喻自然之美与脆弱的生存状态。
  • 拟人:“强向西风笑”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表现对逆境的态度。
  • 对仗:“老去少年终要老”形成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冬季节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以及面对逆境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痕:象征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脆弱。
  • 红儿: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凉血:暗示生命的消逝与内心的痛苦。
  • 雁飞: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迁徙。
  • 秋藁:代表生命的凋零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雁飞时节”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老去少年终要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年轻的怀念
    • B. 对衰老的恐惧
    • C. 对生命的接受
    • D. 对时间的怀疑
  3. 诗中“叶自如花身是草”所表现的意象是什么?

    • A. 美丽与丑陋
    • B. 高贵与低贱
    • C. 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 D. 过去与未来

答案:

  1. C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牧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比较《鹊踏枝 其十九》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前者更多关注生命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后者则展现了对酒对月的洒脱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