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减字木兰花 其八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原文展示:
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
白话文翻译:
中秋的时候常常多雨,酒杯常常是狼藉满地而去。今晚云层散开,应该告诉你嫦娥得以归来。不知道在云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清光与我们相会。笛声在高楼上传来,声响透彻到摩天大楼的顶端。
注释:
- 尊罍: 酒器,指盛酒的器具。
- 狼藉: 形容杂乱不堪的样子。
- 姮娥: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
- 清光: 明亮的光辉,指月光。
- 笛: 一种乐器,这里指吹奏的乐器。
- 层楼: 高楼,指高耸的建筑物。
- 摩围: 指摩天大楼或高耸的建筑。
典故解析:
“姮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著名的人物,传说她因吞下不死药而飞升到月宫,成为月亮女神。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浙江兰溪人,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倡导“婉约”风格,作品多以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中秋节,表现了作者在多雨的中秋夜,对嫦娥的思念和对月光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佳节时分的情感。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减字木兰花 其八》通过描绘雨夜中秋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月色的渴望和对嫦娥的思念。诗中开篇即提到“中秋多雨”,这句泪雨交织的开头,带来了一种惆怅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中秋节的团圆并不如意。接下来的“今夜云开”,则是一种转机,象征着希望的来临。在这个时候,嫦娥的身影似乎也随之浮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求与向往。
“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这两句则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笛声穿越高楼,直达云霄,仿佛在召唤着那遥不可及的月光与嫦娥。这种音乐的意象增添了诗的韵律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秋多雨。”:点出时节,烘托节日的氛围。
- “常是尊罍狼藉去。”:酒杯满地狼藉,暗示酩酊大醉,表现中秋节的欢愉与失落。
- “今夜云开。”:象征着希望和光明的到来。
- “须道姮娥得得来。”:邀请嫦娥归来,表达对月亮的渴望。
- “不知云外。”:不确定云外是否还有清光,暗含对未知的期待与思索。
- “笛在层楼。”:音乐在高楼传来,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声彻摩围顶上头。”:声音穿透天空,形成一种超然的美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笛在层楼,声彻摩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暗喻:用“云开”来比喻希望的到来,深刻而富有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体现了对团圆、嫦娥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且富有层次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
- 雨水:象征惆怅与失意。
- 笛声:象征音乐的美好与心灵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春节
B. 中秋
C. 端午 -
“常是尊罍狼藉去”中的“狼藉”是什么意思? A. 整洁
B. 杂乱
C. 美丽
答案:
- B. 中秋
- B. 杂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黄庭坚的《减字木兰花 其八》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李白更强调思乡之情,而黄庭坚则更注重节日氛围与对嫦娥的向往,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