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 别戈顺卿十年,酒筵重见,为谱此声。》
时间: 2025-01-14 16:38: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湘春夜月
别戈顺卿十年,酒筵重见,为谱此声。
记当春,倚楼低掐红箫。
惹得荻怨苹愁,堆积上烟潮。
莫为绮年难驻,借匿花沉酒,苦慰无聊。
便狎蛾静夜,携莺好日,能几回消。
谁防此见,西风短鬓,都换萧萧。
但看垂杨,怜一例楚娘眉色,青褪难描。
云停月拥,算续欢还有今宵。
且共醉,怕醒来促别,重山迭水,鸿又天遥。
白话文翻译:
十年未见戈顺卿,今天酒席重逢,为了谱写这一曲。
回忆当年春天,倚楼轻掐红箫。
引得荻花怨愁,堆积如烟潮。
不要为美好的年华而感叹,借着花酒来掩饰,苦苦慰藉无聊。
便是在静谧的夜晚,携手莺歌,能有几次欢乐?
谁能想到这一切,西风吹来,短鬓已然萧萧。
只看垂柳,怜惜楚娘的眉色,青色难以描绘。
云停月拥,算得今宵仍有欢聚。
且共醉,怕醒来时又要匆匆分别,重重山水,鸿雁又在天边。
注释:
- 戈顺卿:作者的朋友,可能是诗中所指的特定人物。
- 红箫:一种传统的乐器,象征着音乐和情感的表达。
- 荻: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用以寓意离别和忧伤。
- 绮年:美好的年华。
- 楚娘:指代楚地的女子,可能是对美丽女性的赞美。
- 鸿:鸿雁,常用以象征离别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以情感细腻和意象丰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诗人与友人重逢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湘春夜月》一诗,透过对友人重逢的描写,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细腻。开篇点出与戈顺卿的十年分别,便引出后文对春天的追忆。诗人以“倚楼低掐红箫”描绘出春夜的静谧和乐音,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悠扬的旋律与沉浸的情境。
随着诗句的发展,情感逐渐向离别与无奈转移。诗中“莫为绮年难驻,借匿花沉酒,苦慰无聊”表明了对美好年华的感叹,以及借酒消愁的无奈。此时,酒不仅是欢聚的媒介,更是对过去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惆怅。
“但看垂杨,怜一例楚娘眉色,青褪难描”中的垂杨和楚娘的眉色,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人情之美与愁苦。最后,诗人以“且共醉,怕醒来促别”结尾,鲜明地展示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戈顺卿十年,酒筵重见:十年未见的朋友再聚,因而生出感慨。
- 记当春,倚楼低掐红箫:回忆春天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悠闲的音乐气氛。
- 惹得荻怨苹愁,堆积上烟潮:荻花引发的愁思,情感渐渐加深。
- 莫为绮年难驻:不应因美好时光的短暂而感伤。
- 借匿花沉酒,苦慰无聊:借酒花作慰藉,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 便狎蛾静夜,携莺好日:在宁静的夜晚,享受美好的时光。
- 谁防此见,西风短鬓:未曾预料到时光荏苒,已然白头。
- 但看垂杨,怜一例楚娘眉色:感叹自然之美与人事之美的难以把握。
- 云停月拥,算续欢还有今宵:在这静谧的夜晚,珍惜眼前的欢聚。
- 且共醉,怕醒来促别:希望在醉酒中忘却分别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停月拥”比喻夜晚的静谧与美好。
- 拟人:如“惹得荻怨苹愁”,赋予植物以情感。
- 对仗:如“重山迭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友谊的回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希望与生机。
- 箫:音乐的象征,表现情感的寄托。
- 荻:忧伤和离别的象征。
- 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离别与思念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友谊与时光
- D. 战争与和平
-
“莫为绮年难驻”中的“绮年”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年华
- B. 忧伤的时光
- C. 过去的记忆
- D. 未来的希望
-
“且共醉,怕醒来促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离别的无奈
- C. 对生活的满足
- D. 对友谊的怀念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姚燮的《湘春夜月》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友谊的珍视,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豁达。两者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各有千秋,前者更显婉约,后者则豪情万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燮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