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定国会饮清虚堂》
时间: 2024-09-19 21:54:30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韵王定国会饮清虚堂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何逊扬州又几年,官梅诗兴故依然。
何人可复间季孟,与子不妨中圣贤。
卜筑君方淮上郡,归心我已剑南川。
此身正似蚕将老,更尽春光一再眠。
白话文翻译:
何逊在扬州又过了几年,官梅的诗兴依旧如故。
谁还能再像季孟一样与我交往,与君共饮,何妨谈论圣贤之道。
你在淮上的郡县安居,我的归心已在剑南的川流。
我的身体正如将老的蚕,春光将尽又一次沉沉入睡。
注释:
- 何逊:指何逊(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梅花,文学家,善于诗歌。
- 季孟:指季札与孟尝君,古代的名士,两者以交游广为人知。
- 卜筑:占卜选址,指在淮上安家。
- 剑南川:指四川地区,苏轼心系之地。
- 蚕将老:比喻人生渐老,暗喻时间流逝。
典故解析:
- 季孟交游:季札与孟尝君是春秋时期的知名交游,代表着高洁的友谊与士人的理想生活方式。
- 蚕:蚕是古代的象征,寓意着人生的磨难与蜕变。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思想深邃,作品涵盖诗、词、文。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期间,借酒会友,抒发其对友人和归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的豁达心态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以“何逊扬州又几年”引出时光流逝,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接着,通过“何人可复间季孟”,表达了苏轼对理想人际关系的渴望,体现出对文化和道德理想的追求。而“卜筑君方淮上郡,归心我已剑南川”中,诗人则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最后以“此身正似蚕将老”收尾,隐喻人生如蚕,经历无数岁月的磨练后,终究会老去,留给后人的只有记忆与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以自然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浓厚的哲理思考,彰显了苏轼的文学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何逊扬州又几年:岁月流逝,友人何逊在扬州的生活依旧。
- 官梅诗兴故依然:对诗歌的热爱没有减退,依旧保持着创作的热情。
- 何人可复间季孟:对高洁友谊的渴望,询问谁能再如季孟般交往。
- 与子不妨中圣贤:与朋友共饮,畅谈圣贤之道。
- 卜筑君方淮上郡:朋友在淮上的安家,暗示着安定的生活。
- 归心我已剑南川:自己心系剑南,渴望归乡。
- 此身正似蚕将老:人生如蚕,渐渐衰老。
- 更尽春光一再眠:春光不再,每次沉睡都是对时间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蚕将老”比喻生命的流逝。
- 对仗:如“卜筑君方淮上郡,归心我已剑南川”,表现出平衡之美。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归乡生活的渴望,展现出一种从容面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时间:诗中反复提及的“几年”、“春光”,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友谊:通过季孟的提及,象征着理想的友谊。
- 归乡:剑南川代表了归属感与牵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何逊是哪个地方的人?
- A. 扬州
- B. 淮上
- C. 剑南
-
“此身正似蚕将老”中的“蚕”在文中象征什么?
- A. 青春
- B. 时间流逝
- C. 友谊
-
诗中提到的“季孟”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孟尝君
- B. 季札
- C. 两者皆是
-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赠花卿》
-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与《次韵王定国会饮清虚堂》均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赤壁赋》更侧重于历史的思考与自我反思,而《次韵王定国会饮清虚堂》则更注重人际关系与归乡情怀。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