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忽来修竹鸣。
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
白话文翻译
灯光渐渐暗淡,饥饿的老鼠悄然出没,
山中的雨忽然降下,竹子在风中发出鸣响。
我知这是何人留下的旧诗,
应该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佛灯:指佛教寺庙中的灯,象征着光明与智慧。
- 饥鼠:形容老鼠饥饿而出,暗含孤独与无奈。
- 山雨:指山中的雨,通常来得突然且猛烈。
- 修竹:修长的竹子,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旧诗句:指古人的诗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典故解析: 在这首诗中提到的“旧诗句”,可能是指唐代诗人王维的《山中问答》中有类似的意境。苏轼通过对古诗的引用,表达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感受与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多变,融汇了豪放与婉约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在某个宁静的夜晚,感受到雨水与竹子交响的自然音景时,所引发的对过往的回忆和内心情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时刻的孤独感与对往昔的追忆。诗的开头“佛灯渐暗饥鼠出”,以佛灯的暗淡和饥鼠的出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显凄凉的氛围,显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山雨忽来修竹鸣”则通过突如其来的山雨和竹子的鸣响,传达出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最后两句“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则是对古人诗句的回味与对自身情感的深刻反思,表明了诗人与古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佛灯渐暗饥鼠出:描绘了夜深人静时分,佛灯的光芒逐渐微弱,饥饿的老鼠在暗处活动,暗示了孤独和寂寞。
- 山雨忽来修竹鸣:突如其来的山雨,竹子在风雨中发出声响,反映了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无常。
- 知是何人旧诗句:诗人回忆起古人的诗句,表达出对古典文化的认同与敬仰。
- 已应知我此时情:意味着古人的智慧能够洞察到诗人此刻的情感,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鼠的饥饿与内心的孤独相联系。
- 拟人:竹子在风雨中鸣响,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意象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古人情感的共鸣,展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深切回忆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佛灯:象征着智慧与内心的宁静。
- 饥鼠:代表孤独与无奈。
- 山雨: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 修竹: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佛灯”象征什么? A. 光明与智慧
B. 黑暗与邪恶
C. 饥饿与孤独
D. 自然与生命 -
诗中的“山雨”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轻松愉快
B. 凄凉与无助
C. 突如其来的变化
D. 祥和与宁静
答案: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中问答》
- 李白的《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轼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中问答》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内心情感的反思,但苏轼的作品更侧重于孤独感与对古人情感的共鸣,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