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卷卷长廊走黄叶,
席帘垂地香烟歇。
主人待来终不来,
火红销尽灰如雪。
白话文翻译:
长廊里黄叶纷飞,
香烟袅袅席帘低垂。
主人迟迟未到访,
火焰已熄,灰烬似雪。
注释:
- 卷卷:形容黄叶纷飞的样子,似乎在空中旋转。
- 长廊:指的是长长的走廊,通常用于古代园林。
- 席帘:席子做成的帘子,常用于遮挡阳光或保持室内温暖。
- 香烟:指熏香的烟雾,给人一种温馨的气氛。
- 主人:指诗中的主人,原本要来访的朋友。
- 火红:指火焰的颜色,形容热情。
- 销尽:熄灭殆尽。
- 灰如雪:比喻灰烬的颜色像雪一样白,突显失落和冷清。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主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期待的友人或访客。在古代诗词中,等待友人到访常常寓意着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此诗表达了主人未能如期而至的失落感,体现了对友谊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具有哲理性和深刻的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北宋时期,苏轼在当时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在此背景下,诗中表现出的孤独和失落感尤为深刻。
诗歌鉴赏:
《十一月十三日与几先自竹西来访庆老不见独与》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作者在等待友人时的失落与寂寞。开篇以“卷卷长廊走黄叶”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叶飞舞,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暗示着等待的漫长和无奈。接着“席帘垂地香烟歇”则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原本应该是欢聚的场景,但“主人待来终不来”的反转却让人感到失望,情感的张力由此增强。
最后两句“火红销尽灰如雪”则通过对比展现出主人未到的空虚感,火焰的熄灭象征着热情的消散,灰烬的冷清与等待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遗憾和寂寞。整首诗用简洁的言辞、细腻的描绘、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卷卷长廊走黄叶”:描写秋天的景象,黄叶四散,表现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 “席帘垂地香烟歇”:原本应该有温暖的香烟缭绕,但因主人未到而显得冷清。
- “主人待来终不来”:直接表明作者的失望和等待的无奈。
- “火红销尽灰如雪”:火焰熄灭,只有冷冷的灰烬,象征热情的消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火红销尽灰如雪”,用灰烬比喻冷清的心情。
- 对比:通过火焰与灰烬的对比,突出情感的变化。
- 拟人:长廊的黄叶仿佛在“走”,赋予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景和情的描绘,表现了对友谊的渴望与失落,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 黄叶:象征秋天与时间的流逝,喻示人生的短暂。
- 香烟:原本应有的温暖与期待。
- 灰烬:象征热情的消逝与内心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卷卷长廊走黄叶”描绘了什么季节的场景?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中“主人待来终不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失落
- C. 快乐
- D. 愤怒
-
“火红销尽灰如雪”中的“灰如雪”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温暖
- B. 失落
- C. 希望
- D. 快乐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十一月十三日与几先自竹西来访庆老不见独与》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前者侧重于孤独与失落,后者则更强调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