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时间: 2025-01-19 21:45: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匈奴旧畏李将军,今日重来几代孙。
旗尾飘所山烧裂,马蹄腾踏塞尘昏。
降王稽颡朝南阙,天子垂衣御北门。
幕府事闲刁斗静,碧潭佳景日开樽。
白话文翻译
匈奴曾经畏惧李将军,如今又看到他的后代重回边疆。
旗帜在风中飘扬,映照着山川的壮丽,马蹄飞扬,踩起了边塞的尘土。
降服的王朝恭敬地朝南阙朝拜,天子轻松地在北门御驾。
幕府中事务清闲,斗争不再,碧潭的美景中,正是开怀畅饮的好时光。
注释
- 匈奴:古代游牧民族,曾对中原产生威胁。
- 李将军:指历史上著名的李广,因其勇猛而受到尊敬。
- 降王:指投降的王者,此处象征南朝的统治者。
- 南阙、北门:古代皇宫的方向,象征着朝廷与权力。
- 幕府:指朝廷,尤其是负责军事和行政的机构。
- 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乐器,通常用于发号施令。
- 碧潭:比喻清澈的水潭,象征宁静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反映出其卓越的历史见解和政治智慧。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朴实,富有历史感和责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李宣徽被任命为真定知县之际,司马光为其送行所作。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边疆稳定与政权安定的希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士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诗歌鉴赏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是一首兼具历史感与现实关怀的诗歌。开头两句提到匈奴对李将军的畏惧,展现了历史的深远影响,表明李将军的后代仍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接下来的描绘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边境的壮丽与马蹄声的激昂,充满了战斗与奋发向上的气息。
诗中提到的“降王稽颡”,则暗示了平息纷争后的安定局面,天子在北门静候,显示出朝廷的从容与自信。同时,幕府的闲适与碧潭的美景,反映出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人民的幸福。整首诗在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展望之间,融合了诗人与国家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匈奴旧畏李将军:指李将军以往威慑匈奴,显示出他的英勇与历史地位。
- 今日重来几代孙:暗示李将军的后代继承了他的使命,强调传承与责任。
- 旗尾飘所山烧裂:描绘战争的场景,旗帜在风中飘扬,象征着士气与力量。
- 马蹄腾踏塞尘昏:马蹄声激烈,暗示战斗的紧张氛围。
- 降王稽颡朝南阙:降王向皇帝朝拜,体现了对皇权的尊重与臣服。
- 天子垂衣御北门:天子悠然自得,表明朝廷的安定与自信。
- 幕府事闲刁斗静:幕府中事务清闲,象征着和平的时代。
- 碧潭佳景日开樽:最后一句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宴饮的愉快气氛,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马蹄腾踏”和“旗尾飘所”,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马蹄声比作战斗的激烈,突显了战争的气氛。
- 象征:降王与天子分别象征着臣服与权威,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李将军后代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与和平生活的期望。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对比,展现了士人应担负的责任,强调了历史的传承与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匈奴:象征外敌与威胁。
- 李将军:代表勇气与责任。
- 旗帜、马蹄:象征战斗与奋发向上。
- 降王:象征和平与臣服。
- 碧潭:象征宁静的生活与美好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降王”指的是谁? A. 李将军
B. 投降的王者
C. 天子
D. 匈奴族 -
诗中“马蹄腾踏塞尘昏”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和平的生活
B. 战斗的激烈
C. 宴饮的欢乐
D. 朝廷的威严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的惋惜
B. 对国家安定的期望
C. 对个人名利的追求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都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情感的思考,但《静夜思》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御宴》则强调历史与责任感。
- 《春江花月夜》则通过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更为深邃的哲理。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与唐诗》
- 《司马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