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蒋学正三径庵 其一》

时间: 2025-01-19 19:57:18

浮名两角竞蜗牛,举世谁人肯罢休。

鼻祖独能轻汉魏,耳孙宁不慕羊求。

似闻竹外三家市,犹占溪头十里秋。

安得枯藤破烟暝,细寻佳处赋清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浮名两角竞蜗牛,举世谁人肯罢休。
鼻祖独能轻汉魏,耳孙宁不慕羊求。
似闻竹外三家市,犹占溪头十里秋。
安得枯藤破烟暝,细寻佳处赋清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浮名和名利竞争的无奈与反思,诗人在感叹世人对于名利的追逐,犹如蜗牛在两角之间苦苦挣扎,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提到历史上的伟人如鼻祖,轻视汉魏的辉煌,而后代却不再追求名利。似乎听说在竹林之外有三家市集,仍然占据着溪头的美丽秋景。诗人渴望寻找到一个幽静的地方,能够在枯藤和烟雾中寻觅到那份宁静与清幽。


注释:

  • 浮名:指虚假的名声和荣誉。
  • 两角:比喻竞争的两个方面。
  • 蜗牛:形容缓慢而无奈的状态。
  • 鼻祖:指中国古代的先贤。
  • 汉魏:指中国历史上汉朝和魏朝的辉煌。
  • 耳孙:指后代子孙。
  • 羊求:指追求名利,源自“羊”与“求”的谐音。
  • 三家市:古代有名的集市。
  • 溪头十里秋: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
  • 枯藤破烟暝:意指荒凉的环境和昏暗的天空。
  • 赋清幽:表达创作的宁静和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子舜,号一庐,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曾任职于朝廷。其诗歌风格清新隽永,擅长抒情,常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寄题蒋学正三径庵》是史浩在访问蒋学正的三径庵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名利的批判和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对名利的无奈与反思。通过蜗牛的比喻,诗人展现了当时社会中人们为名声和利益而疲于奔命的状态。诗中提到的“鼻祖”和“耳孙”,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们对于名利的执着。在对比历史与现实中,诗人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无奈与反思。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竹外三家市”和“溪头十里秋”,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安得枯藤破烟暝,细寻佳处赋清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渴望在繁忙的世俗中寻找到一片净土。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浮名两角竞蜗牛:隐喻人们在浮名与利益之间的挣扎,犹如蜗牛般缓慢而无力。
  2. 举世谁人肯罢休:反映社会上追逐名利的普遍现象,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
  3. 鼻祖独能轻汉魏:历史人物的伟大在于超越名利,而后代却不再追求。
  4. 耳孙宁不慕羊求:后代子孙不再像昔日那样追求名利,表明对名利的冷漠。
  5. 似闻竹外三家市:暗示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向往,却又感到惋惜。
  6. 犹占溪头十里秋:描绘秋日美景,强调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7. 安得枯藤破烟暝:渴望寻求隐逸之地,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8. 细寻佳处赋清幽: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进行创作,享受清幽之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蜗牛”比喻人们的无奈。
  • 对仗:如“浮名”与“罢休”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意象:如“枯藤破烟”营造出一种幽静与荒凉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浮名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批判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突出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蜗牛:象征缓慢与无奈。
  • 竹外三家市:象征世俗繁华与热闹。
  • 溪头十里秋: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枯藤:象征荒凉与寂静。
  • 烟暝:象征朦胧与神秘。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人内心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清新和宁静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浮名”指的是什么?

    • A. 名声和荣誉
    • B. 竹子
    • C. 蜗牛
    • D. 秋天
  2. 诗人希望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创作?

    • A. 热闹的市集
    • B. 宁静的自然
    • C. 繁华的街道
    • D. 烟雾缭绕的城市
  3. “安得枯藤破烟暝”中“枯藤”象征什么?

    • A. 生机勃勃
    • B. 荒凉与寂静
    • C. 繁荣兴旺
    • D. 诗人的忧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对自然和思乡之情。
  • 《山中问答》:王维的诗作,反映隐逸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对比: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诗,强调归隐田园的理想生活,与史浩的隐逸思想相呼应。
  • 《闲情赋》:与史浩的作品在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名利的批判上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隐逸与名利之间的思考和态度,展现出各自独特的文学魅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背景、风格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