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锦绣环清跸,祥云捧日华。
千官鹓鹭集,万骑虎貔誇。
馀孽皇威远,中原望眼赊。
遥怜太液水,波煖欲生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盛大的朝廷仪仗,华丽的场面令人赞叹。清晨的仪仗队如同锦绣般华美,祥云托住了日头的光华。成千上万的官员像鹓鹭一样聚集,万骑骑士则像猛虎和貔貅般骄傲。即使是残存的余孽也难以抵挡皇权的威严,而中原的景象则在遥远的目光下显得模糊。远远地看去,太液的水面波光粼粼,温暖的波浪仿佛要开出美丽的花朵。
注释:
- 锦绣:形容华丽、精美的装饰。
- 清跸:指清晨的仪仗队。
- 祥云:美好的云彩,象征吉祥。
- 鹓鹭:比喻官员,鹓鹭是高雅鸟类。
- 虎貔:形容骑兵的骁勇,虎和貔貅都是象征勇猛的动物。
- 余孽:指残存的敌人或负面势力。
- 中原:指中国的中心地区,象征权力中心。
- 太液水:指太液池,古代名池,象征美丽的景色。
典故解析:
- 太液池:是古代著名的池塘,位于长安,是皇帝游玩时的去处,象征着安宁与繁荣。
- 鹓鹭和虎貔:是古代对高官和勇士的比喻,常用于描绘朝廷的盛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号涵虚,宋代诗人,擅长写诗和散文。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繁荣时期,诗人借用盛大的朝廷仪仗场面,表达对皇权和国家繁荣的赞美,体现了对政治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华丽的场面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宋代盛世的繁荣。首句“锦绣环清跸”用华丽的比喻描绘了仪仗队的壮观,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接着“祥云捧日华”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象征着皇权的光辉与威严。诗中通过“千官鹓鹭集,万骑虎貔誇”展现了众多官员与骑士的聚集,表现了朝廷的繁华与力量。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中原大地的关注,“馀孽皇威远”表达了即使有余孽存在,皇权依然强大,而“中原望眼赊”则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渴望。最后一句“遥怜太液水,波煖欲生花”通过描绘太液池的美丽景象,把读者的情感引向温柔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锦绣环清跸:描绘了华丽的仪仗队,给人以视觉享受。
- 祥云捧日华:象征着吉祥与光辉,暗示皇权的威严。
- 千官鹓鹭集:描绘了众多官员的聚集,展现朝廷的盛况。
- 万骑虎貔誇:形容骑兵的骁勇,表现出军队的气势。
- 馀孽皇威远:即使有敌对势力,皇权依然强大。
- 中原望眼赊:对中原的景象产生了远望的感觉,表现出对未来的忧虑。
- 遥怜太液水:表达了对美丽自然的眷恋与向往。
- 波煖欲生花: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鹓鹭”和“虎貔”,将官员和骑士比作高雅的鸟和勇猛的兽。
- 对仗:整首诗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太液水象征着美好与和谐,波光则象征着生机。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盛大的朝廷场景,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皇权威严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绣:象征华丽与美好。
- 祥云:象征吉祥与皇权。
- 鹓鹭:象征高官与雅致。
- 虎貔:象征勇猛与力量。
- 太液水: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千官鹓鹭集”中的“鹓鹭”指代什么? A. 高雅的鸟
B. 普通的鸟
C. 其他动物
答案: A -
“遥怜太液水”中的“太液”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安
B. 北京
C. 苏州
答案: A -
诗中描绘的是哪个时代的盛况?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史浩的这首诗更强调政治的盛况和皇权的威严,而李白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两首诗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展现了各自时代的特色和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