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1-04 07:57: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碎玉成烟,零珠搁泪,青衫莫再多情。目送飞花,那堪鬓已星星。佳人命薄都肠断,有谁怜薄福书生。最凄清小阁银灯,小院银筝。中年我亦伤怀抱,尽哀丝豪竹,短驿长亭。一样工愁,天生名士倾城。潇潇暮雨疏疏柳,荡秋魂又惹秋声。任飘零孤负香衾,怕负香盟。
白话文翻译:
玉碎成烟,泪珠落下,青衫再也不要多情。目送飞花,怎能承受鬓发已白。佳人的命运薄弱,令我肠断,谁会怜惜这命薄的书生。最凄清的小阁,银灯下孤独,小院里银筝悠扬。中年时我也感伤,尽是对丝竹乐声的哀愁,短驿长亭都让我愁苦。一样的愁苦,天生的名士也倾城。潇潇的暮雨,稀疏的柳条,荡起秋魂又引发秋声。任凭飘零,孤负了香衾,怕辜负了香盟。
注释:
- 碎玉成烟:比喻美好的事物已化为虚无。
- 青衫:指穿青色衣服的人,常用来形容书生或文人。
- 鬓星星:形容白发的增加。
- 薄福:命运不佳,运气不好的人。
- 银灯:象征孤独和凄清的生活。
- 丝豪竹:指丝竹乐器,常在宴会上使用,表示欢乐的音乐。
- 香衾:象征美好的爱情和情感。
- 香盟:指爱情的约定或誓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敦复(1832-1890),字宗华,号梅溪,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词著称,风格清丽而感伤。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变迁。
创作背景: 《高阳台四首》是蒋敦复在晚年创作的一组词,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往昔的追忆。该词作于清代末年,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写,反映出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整体上充满了伤感与怀旧的情绪,诗人以精致的意象描绘了个人的孤独与无奈。开篇“碎玉成烟,零珠搁泪”用典雅的比喻引入了美好事物的消逝,暗示着青春与爱情的流逝。接着,诗人通过“目送飞花,那堪鬓已星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鬓发渐白,不禁让人感到时光的无情。
后半部分则通过“佳人命薄都肠断”,表现了对爱情的深切怀念与伤感,诗人自我剖析的情感让人动容。最后,潇潇暮雨与疏疏柳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对逝去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词在抒情中融入了对社会环境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碎玉成烟:象征美好事物的消失。
- 零珠搁泪:泪水如珍珠般滴落,表达悲伤。
- 青衫莫再多情:劝自己不要再沉迷于感情。
- 目送飞花,那堪鬓已星星:看着花瓣飘落,感叹自己已年华已逝。
- 佳人命薄都肠断:对美人命运的惋惜。
- 有谁怜薄福书生:对自己命薄的自嘲。
- 最凄清小阁银灯:描绘孤独的环境。
- 中年我亦伤怀抱:抒发中年人的忧伤。
- 一样工愁,天生名士倾城:即使是名士也难逃愁苦。
- 潇潇暮雨疏疏柳:描绘秋天的景色,带来伤感。
- 任飘零孤负香衾,怕负香盟:对爱情的惋惜和对诺言的担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碎玉成烟”比喻美好的事物消逝。
- 拟人:如“荡秋魂”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短驿长亭”对称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反映了作者对青春、爱情及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诗人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映射出社会变迁带来的愁苦与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花:象征青春的流逝和爱情的短暂。
- 银灯:代表孤独和凄清的夜晚。
- 香衾、香盟:象征美好的爱情和承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碎玉成烟”比喻的是: A. 美好事物的消逝 B. 珍贵的友情 C. 生命的短暂 答案:A
-
“潇潇暮雨”中的“潇潇”表示: A. 风声 B. 雨声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B
-
诗人对佳人的感情是: A. 感到幸福 B. 感到惋惜 C. 感到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抒发思念与伤感。
- 柳永《雨霖铃》:描绘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蒋敦复与李白对比:李白的豪情与蒋敦复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风格的抒情特点。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