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时间: 2025-01-19 16:02: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影轻分,蛾痕重尽,逸情飘上云端。对影樯乌,孤灯短梦谁看。清波误人银河渡,只桃花流水依然。写冰纨。丝履如新,玉镜长寒。年来我亦朝飞雉,已秋听桐雨,岁隔椒盘。晚景萧寥,都忘取冷时閒。多情尚接离魂梦,较风怀荀令为难。枉心牵。碧海茫茫,底处仙山。
白话文翻译:
蝴蝶的影子轻轻分开,蛾子的痕迹却重重消逝,逸散的情思飘向云端。对着影子,孤独的灯光下,短暂的梦境又有谁来观看呢?清波误导人们渡过银河,只有桃花流水依旧流淌。写下冰冷的纨绔,鞋子如新,玉镜却在寒冷中长久不变。年来我也曾早晨飞去追逐雉鸟,如今已听到秋天的桐雨,岁月隔绝了椒盘。晚景萧条,已然忘却了冷清的时光。多情之人仍在连接离魂的梦,和风中的怀念比起荀令更为艰难。白白地牵挂着。碧海茫茫,底下是仙山。
注释:
- 蝶影:指蝴蝶的影子,象征着轻盈与美好。
- 蛾痕:蛾子留下的痕迹,暗示着短暂和消逝。
- 逸情:飘散的情感,表达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
- 樯乌:指船桅上的乌鸦,象征孤独与寂寞。
- 桃花流水:桃花随着流水而漂流,代表着流转和时光的无情。
- 纨:指一种丝绸,象征高贵。
- 丝履:丝制的鞋子,代表着奢华。
- 玉镜:象征美丽和清冷的事物。
- 椒盘:古代用来盛食物的器具,象征年华的流逝。
- 荀令:指荀子的名言,代表理智与情感的纠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奭良,清代诗人,字惟良,号南山,擅长诗词,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索与对自然的热爱,其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诗风转变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高阳台》深刻描绘了诗人在孤独与思念中徘徊的心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开篇便以“蝶影轻分,蛾痕重尽”引出主题,蝴蝶与蛾子的对比,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与失去的青春,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接着,诗人将“逸情飘上云端”与“对影樯乌”结合,展现了孤独与自由的矛盾,孤灯下的短梦更是映射出心灵深处的寂寥。
随着诗句的深入,清波与桃花流水的意象交替出现,表现了时间如水般流逝的无情,诗人通过“写冰纨,丝履如新”对比,反映出自己心境的变化与对人生的感悟。尤其是“晚景萧寥”与“多情尚接离魂梦”之间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美好曾经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对生命、爱情及自然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蝶影轻分,蛾痕重尽”:用蝴蝶与蛾子的形象,展现轻盈与沉重的对比,暗示美好与失落。
- “逸情飘上云端”:情感如云般自由,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向往。
- “对影樯乌,孤灯短梦谁看”:孤独的夜晚,孤灯下短暂的梦境无人关注,反映孤独感。
- “清波误人银河渡”:清波象征时间的流逝,误导人们追寻的方向。
- “桃花流水依然”:桃花依旧随水流淌,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短暂。
- “写冰纨,丝履如新,玉镜长寒”:写出奢华与冷清的对比,表达内心的冷寂。
- “年来我亦朝飞雉,已秋听桐雨”:时间的变迁,从朝飞到秋听,感悟岁月流逝。
- “晚景萧寥,都忘取冷时閒”:晚景的萧条让人忘记了冷清的时光。
- “多情尚接离魂梦,较风怀荀令为难”:表达对情感的执着与纠葛。
- “枉心牵。碧海茫茫,底处仙山”:心中无奈的牵挂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花流水”比喻时光的流逝。
- 拟人:如“清波误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蝶影轻分,蛾痕重尽”,形成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描绘,揭示了人在时间流逝中的孤独与思考,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人性中的多情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蝶影:象征美好与短暂的青春。
- 蛾痕:象征过往的遗留与失落。
- 清波:象征流逝的时间与无情。
- 桃花流水:代表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短暂。
- 玉镜:象征心灵的清冷与孤寂。
- 碧海:象征理想与追求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蝶影轻分,蛾痕重尽”中,蝶影与蛾痕象征什么? A) 美好与失落
B) 快乐与悲伤
C) 生命与死亡
D) 战争与和平 -
诗中提到的“桃花流水”象征什么? A) 自然的永恒
B) 时光的流逝
C) 爱情的甜美
D) 人生的理想 -
“晚景萧寥”描写了什么样的心境? A) 热闹与喧嚣
B) 孤独与寂静
C) 欢乐与幸福
D) 忧伤与痛苦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 比较奭良与李白的作品,李白的诗多豪放洒脱,而奭良则更显细腻与感伤,反映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与意象使用上的不同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