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橐驼
作者: 梅尧臣
鸣驼出西域,衔尾自连连。
汉驿凌云去,胡人踏雪牵。
常时识风候,过碛辨沙泉。
老觉肉封侧,犹蒙锦帕鲜。
白话文翻译
鸣叫的骆驼从西域出发,驼铃声声相连。
汉朝的驿站高耸入云,而胡人则在雪地中牵引着骆驼。
常年我能识别风向,穿过沙碛时知道水泉的位置。
如今已年迈,身旁的肉干依旧被鲜艳的锦帕覆盖。
注释
字词注释
- 鸣驼:指发声的骆驼。
- 西域:古代指今新疆及其周边地区。
- 汉驿:汉朝设立的驿站。
- 胡人:指生活在北方和西方的非汉民族。
- 碛:沙漠中的沙丘。
- 肉封侧:指旁边放着的肉干,用锦帕包裹。
- 锦帕:用锦缎做的包袱或帕子。
典故解析
-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西域是其重要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区域。
- 驿站:古代交通枢纽,通常设于山高或路险之处,以便旅人和商队休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诗风清新,意境深远。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风格受到王维的影响。
创作背景
《橐驼》创作于宋代,诗人通过描写西域的骆驼和汉地的驿站,表达对边疆生活的感慨和对旅途生活的体验,反映出当时的交通状况和民族交往。
诗歌鉴赏
《橐驼》是一首描绘边疆生活与旅行经历的诗作,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诗的开头,通过“鸣驼出西域,衔尾自连连”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骆驼在西域的鸣叫声与驼铃的响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能听到那种悠远的气息。这不仅是对旅行情景的描写,更是对骆驼这一重要交通工具的赞美。接下来提到“汉驿凌云去,胡人踏雪牵”,将视角转向汉朝的驿站和胡人,这里展现了两种文化的交融,以及在艰难环境中艰苦跋涉的人们。
诗中“常时识风候,过碛辨沙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环境的熟悉,体现了一种生存智慧和经验。而最后一句“老觉肉封侧,犹蒙锦帕鲜”则将个人的经历带入诗中,表达了对过去旅途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整体来看,诗中不仅有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体现了梅尧臣深厚的诗歌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鸣驼出西域:描绘骆驼在西域出发的情景,声响清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 衔尾自连连:骆驼队伍相连,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 汉驿凌云去:形容汉朝驿站高耸入云,暗含其交通的重要性。
- 胡人踏雪牵:描绘胡人在雪地中牵引骆驼,展现出一种艰苦的生活状态。
- 常时识风候:表达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表现出其生存的智慧。
- 过碛辨沙泉:在沙漠中辨别水源,显示出对环境的熟悉和生存能力。
- 老觉肉封侧:回忆年轻时的经历,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犹蒙锦帕鲜:锦帕中的肉干依旧新鲜,象征着经历的积淀和生活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骆驼与汉驿的描写联系,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骆驼的鸣叫赋予了它生命,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汉驿凌云去,胡人踏雪牵”,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骆驼、驿站、旅人的描写,反映出对边疆生活的关注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凸显了对生命旅途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骆驼:象征着交通与交流,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与梦想。
- 西域:代表着边疆与异域文化,体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交融。
- 雪:象征着艰难的环境与挑战,反映出人们的坚持与努力。
- 肉干:象征着生活的滋味与经历的积累,承载了诗人的回忆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鸣驼出西域”描绘的是哪种交通工具?
A. 马
B. 骆驼
C. 船
D. 驴 -
“胡人踏雪牵”中的“胡人”指的是哪个民族?
A. 汉族
B. 满族
C. 藏族
D. 非汉民族 -
诗中提到的“肉封侧”指的是什么?
A. 干粮
B. 酒
C. 肉干
D. 水
答案
- B
- D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的作品,描写旅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春望》:杜甫的作品,抒发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写边疆生活,但更侧重于人际关系与情感。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样有对雪地的描写,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诗全集》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橐驼》这首诗的背景、意象、主题以及梅尧臣的诗歌风格,从而提升对古诗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