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其三 次柳屯田中吕调韵,仝上》
时间: 2025-01-19 17:47: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携手联吟惯。把池水隐隐,春风吹浅。想青笺嫩约,紫箫深院。缃桃掩映宜人面。荐酒罢盈盈留一盼。红罗绾。道不恨相逢,何处重经晚。缱绻。暗期草草,絮语匆匆,会少情长,况似染骨相思,换得碎心如剪。双栖好梦梁间燕。纵惹爱沾身花雨遍。尤眷恋。自翩翩极目潇湘又无限。并步散。待了却从头愿。便飞来飞去,翠楼帘卷寻常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恋人携手吟唱的情景,水面波光粼粼,春风轻轻拂过。想起那青色的信笺,轻柔的约定,悠扬的箫声在深院回荡,桃花掩映着她美丽的面庞。酒席结束后,她依依不舍地留下一瞥。红罗衣带相绾,恨不相逢的情感,何时才能再见?缱绻的情意,草草的约定,匆匆的低语,虽然情感少了,却似乎比骨髓里的思念还要深,换来的却是心如刀绞的痛。双栖的梦中,梁间的燕子自由飞舞,纵然爱意如花雨般洒落,仍然无尽眷恋。自从翩翩起舞,极目潇湘,心中无尽的思念。步伐轻散,却希望从头再来,终能飞来飞去,翠楼的帘幕下,寻常的重见。
注释:
- 携手联吟:携手共吟,指共同吟唱。
- 隐隐:轻微的样子,形容水波细腻。
- 青笺嫩约:青色的信笺上做的轻柔约定。
- 缃桃:一种桃花,因其颜色而得名。
- 盈盈:形容女子的柔美姿态。
- 红罗绾:红色的罗裙相缠绕,形容女子的衣物。
- 双栖:形容夫妻或恋人双双栖息在一起。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紫箫”可能指的是古代乐器,象征着幽雅、宁静的氛围。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常被用来象征爱情与团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68),字景星,号湖帆,江苏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词风清丽,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洞仙歌》系列诗词创作于清代,背景是一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时代,士人常通过诗词抒发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洞仙歌 其三》是一首充满柔情与思念的诗词,细腻地描绘了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池水隐隐”、“春风吹浅”,在营造出春日温暖的氛围中,进一步引出了恋人间的微妙情感。诗人在描写两人携手吟唱时,既表达了共度良宵的欢愉,又流露出对离别的依依不舍。
诗中反复提到的“缱绻”和“暗期”,让人感受到那种深藏心底的情感,虽然相聚的时光短暂,但依然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最后的“翠楼帘卷寻常见”,则展现了两人之间那种渴望再见和美好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流畅,意象上丰富多彩,展现了吴湖帆深厚的艺术修养与细腻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携手联吟惯:描绘了两人习惯于一起吟唱的场景,营造了一种亲密感。
- 把池水隐隐,春风吹浅:水面波光粼粼,春风轻柔,暗示着美好的春日气息。
- 想青笺嫩约,紫箫深院:回忆往昔的温柔约定,伴随着幽雅的箫声,增添了几分浪漫。
- 缃桃掩映宜人面:桃花的衬托使得女子更显美丽,展示了自然的美好与爱情的甜蜜。
- 荐酒罢盈盈留一盼:酒席结束,依依不舍的目光流露出情感的深厚。
- 道不恨相逢,何处重经晚:表达了不恨相遇的短暂,渴望重逢的心情。
- 况似染骨相思,换得碎心如剪:形容思念如骨髓般深刻,带来的却是心痛的结果。
- 双栖好梦梁间燕:燕子作为象征,展现了恋人间的甜蜜与向往。
- 尤眷恋,自翩翩极目潇湘又无限:恋人之间的眷恋情意不断扩展,直至潇湘的美景。
- 待了却从头愿:期待从头再来,重温旧梦。
修辞手法:
- 比喻:多处使用比喻,如“碎心如剪”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痛苦。
- 对仗:在结构和节奏上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自然景色与情感相结合的意象,营造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展现了相聚与离别的无奈,深刻反映了人们在爱情中的柔情与苦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水:象征宁静与美好,暗示恋人间的和谐。
- 春风:代表着温暖与希望,寓意爱情的甜蜜。
- 桃花:象征爱情的美丽与短暂。
- 燕子:象征双栖的爱情,表达了团圆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吴湖帆
D. 白居易 -
“红罗绾”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酒
B. 一种衣物
C. 一种花
D. 一种乐器 -
诗中提到的“紫箫”象征着什么? A. 爱情
B. 宁静
C. 哀伤
D. 欢乐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思念与爱情的主题。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爱情的珍惜。
诗词对比:
- 《洞仙歌 其三》与《如梦令》:两者均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意象,前者偏重于描绘恋人间的互动,后者则更深刻地表达了对失去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吴湖帆与他的诗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