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白话文翻译:
在金陵城的西楼上,我倚靠着清秋的微风。
万里之外,夕阳洒落在大地上,大江奔流不息。
中原动乱,权贵纷纷失去地位,何时才能平息?
不妨请悲风吹干我的泪水,带我经过扬州。
注释:
- 金陵:今南京,古称金陵,是历史上著名的城市。
- 西楼:指金陵城中的一座楼,可能是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绪。
- 倚清秋:依靠在秋天的清风中,暗示诗人感受到的清冷与孤独。
- 万里夕阳:形容夕阳的景象,表达壮丽与苍凉。
- 大江:指长江,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生命的奔腾。
- 中原乱:指中原地区的动乱和战乱局势。
- 簪缨散:指权贵失去地位,形容政治动荡。
- 扬州:古代繁华城市,以美丽著称,诗人希望以此缓解内心的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生卒年不详),字惟道,号静庵,宋代词人,生于金陵。其作品多描绘山水、咏叹离愁,风格婉约,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仍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西楼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是一首以金陵城为背景的词作,诗中以“金陵城上西楼”的意象开篇,既展现了地理位置,又引出诗人的情感。诗人在清秋时节,独自倚靠在西楼,远眺万里余晖洒落的景象,不禁引发对时局的忧虑。大江的奔流象征着历史的无情与时光的流逝,诗人通过“中原乱,簪缨散”的字句,深刻表达了对动荡局势的无奈与思考。
最后两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希望借助悲风来吹干眼泪,带自己去往扬州,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往事的追忆。整首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描述诗人所处的环境,西楼是一个象征孤独的地方,金陵城则承载着历史的沉重,秋天的清风传递着诗人的内心情感。 -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夕阳的壮丽与大江的奔腾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 -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直面国家的动乱与权贵的失落,诗人发出对未来的疑问,流露出无奈与忧虑。 -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诗人渴望通过悲风来抚平内心的伤痛,并向往那片美丽的扬州,寄托着对生活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盛世与乱世的对比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来。
- 拟人:将悲风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增强诗歌的表达力度。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金陵的秋景和国家的动荡,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主题深刻,情感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楼:孤独、思念。
- 夕阳:壮丽、时光流逝。
- 大江:历史、奔流不息。
- 扬州:美好、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金陵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
诗人倚靠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
“中原乱,簪缨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忧虑
C. 幸福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同样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沉重感。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思乡之情,情感更为直接和简单。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朱敦儒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