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闺思》

时间: 2024-10-17 04:13:46

疑雨依稀还未雨,空阶一抺苍苔。

孤烟片片欲飞来。

似随风影去,复趁晓云回。

怪杀鹧鸪啼不住,珠帘卷卷慵开。

薄情何处暗相猜。

今年杨柳月,旧日菊花杯。

意思解释

临江仙 闺思

作者: 黄永 〔清代〕

原文展示:

疑雨依稀还未雨,空阶一抺苍苔。
孤烟片片欲飞来。似随风影去,复趁晓云回。
怪杀鹧鸪啼不住,珠帘卷卷慵开。
薄情何处暗相猜。今年杨柳月,旧日菊花杯。

白话文翻译:

细雨似乎要下却还没有下,空荡的台阶上长满了青苔。
孤零零的烟雾片片向我飘来,仿佛随着风的影子而去,又追随着晨曦的云彩而回。
真让人奇怪,鹧鸪不停地叫,珠帘懒懒地卷起不愿打开。
薄情的人啊,究竟在何处暗自猜测呢?今年的杨柳已至,旧时的菊花酒杯却已成往事。

注释:

  • 疑雨:指的是细雨即将来临但尚未降下的状态。
  • 苍苔:青苔,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孤寂的环境。
  • 孤烟:孤独的烟雾,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感。
  • 鹧鸪:一种鸟,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
  • 珠帘:珠帘是用珠子串成的帘子,常用来装饰窗户,象征着内心的封闭和隔离。
  • 薄情:形容人情感淡薄、冷漠。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鹧鸪啼”常常被用来表达思念之情,古代诗人常在离别时提到鹧鸪的啼叫。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永,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可能是在一个雨季时分,感受到的情感。

诗歌鉴赏:

《临江仙·闺思》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开篇的“疑雨依稀还未雨”便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气氛,仿佛在雨中静默凝思。诗人通过“空阶一抺苍苔”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孤寂感,青苔的生长隐喻着岁月的消逝,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着,孤烟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烟雾轻轻飘散,似乎带走了诗人的思绪,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惆怅。“怪杀鹧鸪啼不住”,鹧鸪的鸣叫声不断,似乎在无情地提醒着诗人的思念与孤独。诗人通过珠帘的卷起,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慵懒,暗示着他对外界的隔绝与内心的挣扎。

最后,诗人以“今年杨柳月,旧日菊花杯”作结,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揭示了生活的无常与淡淡的忧伤。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生活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疑雨依稀还未雨”:描绘了即将下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等待与期待的氛围。
    2. “空阶一抺苍苔”:青苔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情感。
    3. “孤烟片片欲飞来”:孤独的烟雾,暗示着思念与忧伤。
    4. “似随风影去,复趁晓云回”:烟雾在风中飘散,与晨曦的云彩相呼应,增强了诗的意境。
    5. “怪杀鹧鸪啼不住”:鹧鸪的啼叫声不断,象征着思念和离别的痛苦。
    6. “珠帘卷卷慵开”:珠帘的卷起暗示着内心的封闭与无奈。
    7. “薄情何处暗相猜”:对薄情的人感到无奈与失望。
    8. “今年杨柳月,旧日菊花杯”:通过对比,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孤烟比作思念之情,生动形象。
    2. 拟人:鹧鸪的啼叫仿佛在诉说思念,赋予了声音以情感。
    3.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体现了工整的对仗,使得诗句更显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惆怅,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疑雨:象征着期待与不确定。
  • 苍苔:象征着孤寂和时间的流逝。
  • 孤烟:象征着思念和忧伤。
  • 鹧鸪: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珠帘: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隔绝。
  • 杨柳与菊花:对比两种植物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凋零,表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薄情”指的是: A. 对爱情的坚定
    B. 对感情的冷淡
    C. 对人情的热烈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空阶一抺苍苔”,苍苔象征着__

  3. 判断题:鹧鸪的啼叫在诗中象征着思念与离别。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孤寂和时间的流逝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如梦令》
    2. 苏轼《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比较黄永的《临江仙·闺思》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日情感的怀念,但李清照的词更显柔情与细腻,而黄永则更具沉郁与思索的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