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得陶遗书,却寄》

时间: 2025-01-19 16:03:17

湖海元龙豪气尽,犹能问讯何如。

长安争逐丽人车。

世情原草草,春事可徐徐。

忼慨头颅行万里,男儿也声閒居。

当年盟约总成虚。

君归随病鹤,我老作书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得陶遗书,却寄
作者: 汪东 〔清代〕

湖海元龙豪气尽,犹能问讯何如。长安争逐丽人车。世情原草草,春事可徐徐。忼慨头颅行万里,男儿也声闲居。当年盟约总成虚。君归随病鹤,我老作书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感慨。即使曾经的豪情壮志已经消逝,仍然想要问候昔日的朋友;在长安,世人争相追逐名利与美色,然而生活的真谛却是草草而过,春天的美好也是可以慢慢享受的。诗人感慨即使身处万里之外,心中仍有豪情壮志,但现实却让人感到闲散。曾经的约定如今已成虚无,期待朋友归来,却只能像病中的鹤那样无奈,而自己则像书中的鱼,孤独而无奈。

注释:

  • 湖海元龙: 指豪气蓬勃的年轻人,元龙意指伟大的龙,典喻英雄。
  • 问讯何如: 问候的意思,指作者对友人的关心。
  • 长安争逐丽人车: 长安城中,人人争相追逐美丽的女子与名利。
  • 草草: 匆匆忙忙,形容世态炎凉。
  • 忼慨: 指激昂的情绪或豪情。
  • 盟约: 过去的约定或誓言。
  • 病鹤: 形容衰弱的状态,暗指作者的老去与无奈。
  • 书鱼: 指用书信来传达情感,书中的鱼比喻孤独。

典故解析:

  • 陶遗书: 指陶渊明的遗书,陶渊明是中国著名的隐士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因其诗作清新而富有哲理而受到后人的喜爱。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对湖海豪情的回忆,以及对长安繁华的叹息,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就以“湖海元龙豪气尽”开场,便展现出一种曾经的豪情现今的消逝。通过对比,诗人揭示了年轻时的壮志未酬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的对比,唤起读者的共鸣。

在日常生活中,诗人感慨世情的草草,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友人的关心。这种情感在“君归随病鹤,我老作书鱼”的句中达到高潮,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等待和深深的无奈。整首诗不仅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更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充满了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海元龙豪气尽”:湖海中的英雄气概已然消失,暗指对过去的怀念。
  • “犹能问讯何如”:即使失去豪情,仍然关心朋友的安危。
  • “长安争逐丽人车”:描绘长安繁华的景象,人们忙于追逐名利。
  • “世情原草草,春事可徐徐”:世事匆忙,春天的事物却可慢慢品味,暗含对生活的反思。
  • “忼慨头颅行万里”:即使心中有豪情,实际行动却受限。
  • “男儿也声闲居”:形容男性在闲暇之中的无所作为。
  • “当年盟约总成虚”:昔日的承诺如今已成空谈。
  • “君归随病鹤,我老作书鱼”:期待朋友归来,却只能以书信寄托孤独与思念。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比了曾经的豪情与现在的无奈,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比喻:将自己比作“书中的鱼”,形象生动,传达了孤独感。
  • 排比:整首诗中多次出现的“问讯”、“争逐”、“草草”等,增强了语气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怀念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淡然,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海: 象征着壮阔的理想与抱负。
  • 长安: 代表繁华与喧嚣的社会。
  • 春事: 代表美好与希望的象征。
  • 病鹤: 代表老去与无奈的状态。
  • 书鱼: 代表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汪东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长安争逐丽人车”中“丽人”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女人
    • B. 美丽的风景
    • C. 美丽的诗歌
    • D. 美丽的车子
  3. “君归随病鹤,我老作书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孤独与无奈
    • B. 兴奋与快乐
    • C. 骄傲与自信
    • D. 忧伤与愤怒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体现隐逸生活的理想,与《临江仙》的情感有相通之处。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汪东的《临江仙》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而汪东则更显得沉思与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汪东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 《陶渊明与隐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