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7 10:27:09

山僧不会佛法,为人总没来由。

或时半开半合,或时全放全收。

还如万人丛里,冷地掉个石头。

忽然打著一个,方知触处周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僧不会佛法,为人总没来由。
或时半开半合,或时全放全收。
还如万人丛里,冷地掉个石头。
忽然打著一个,方知触处周流。

白话文翻译

这位山僧对佛法并不了解,为人处事也没有固定的道理。有时似乎有所领悟,有时又完全放下。就像在万千人群中,忽然掉落一块石头。等到它碰到某个地方,才知道它的运动轨迹。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僧:指隐居在山中的和尚。
  • 佛法:佛教的教义和法则。
  • 来由:原因、道理。
  • 半开半合:比喻悟道的状态,时而开悟,时而迷惑。
  • 冷地掉个石头:比喻偶然的事情。
  • 触处周流:指触碰到某个地方,才明白事情的真相。

典故解析

  •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山僧”与“佛法”体现了佛教思想的流传与理解的难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道平,生活在宋代,是一位出家人,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佛教哲学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命理的探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佛教教义深刻的体悟与困惑,表现出一种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创作于当时佛教盛行的社会背景下,诗人试图表达对佛法的理解与个人的迷茫。

诗歌鉴赏

《偈二首 其一》以其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佛法的深奥与人心的迷茫。开篇便以“山僧不会佛法”的自谦说明了自己的无知,立刻引发读者对佛教理解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或时半开半合,或时全放全收”,不仅是对悟道过程的比喻,也反映出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常常会经历迷茫和困惑,而这种状态本身正是对自我和世界认知的逐步探索。

接下来,诗人以“还如万人丛里,冷地掉个石头”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茫茫人海中的渺小与孤独,石头的掉落象征着偶然性与不可预知的命运。最后一句“忽然打著一个,方知触处周流”则更深刻地表达了在偶然的瞬间,我们或许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佛法的意义。

整体来看,诗歌既有哲理的深度,又不失幽默的轻松。它启发我们在生活的琐碎与纷扰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僧不会佛法:表达了自我认知的局限,展现出一种谦卑的态度。
  • 为人总没来由:强调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难以用简单的道理来解释。
  • 或时半开半合,或时全放全收:比喻领悟的过程,时有启发时有迷惑。
  • 还如万人丛里,冷地掉个石头:用石头的意象描绘人生的偶然与孤独。
  • 忽然打著一个,方知触处周流:在突发的瞬间,才明白事物的真相与道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悟道比作石头的掉落,生动形象。
  • 对仗:如“半开半合”和“全放全收”,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和佛法的深刻思考,探讨了人们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困惑与领悟。它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智慧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僧:象征隐士与智慧的追求。
  • 佛法:象征人生哲理和智慧的源泉。
  • 石头:象征偶然与命运,反映了人类存在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山僧不会佛法”中“山僧”指的是:
    A. 住在山中的普通人
    B. 隐居的和尚
    C. 研究佛法的学者
    答案:B

  2. 诗中“或时半开半合”表达的意思是:
    A. 完全开悟
    B. 有时迷惑,有时领悟
    C. 一直困惑
    答案:B

  3. 整首诗的主题是:
    A. 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B. 人生的迷惘与领悟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常》:同样探讨人生无常与哲理的诗作。
  • 《题临安邸》: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反映出对人生命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释道平的诗更加关注内心的探索与哲理的领悟,而白居易则侧重于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佛教哲学与文学》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