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咏夕阳》
时间: 2025-01-08 03:14: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恅愺浮生短景催。西风断角送愁来。
换尽六朝金粉影。争忍。暗红还恋旧楼台。
盼到妍晴休恨晚。心远。天涯不共暮潮回。
一片苍凉残笛后。知否。江山如此使人哀。
白话文翻译:
浮生短暂,夕阳西下,仿佛在催促时间的流逝。
西风吹动,带来了愁绪,仿佛在断送我的思绪。
换过了六朝的繁华,金粉的影子已不再。
怎能忍心?那暗红的夕阳仍旧依恋着旧时的楼台。
盼望着晴朗的天,希望别再恨晚。
心已远去,天涯间的潮水再也无法相互依偎。
一片苍凉,笛声残响之后。你知道吗?
江山如此,令人感到无尽的哀伤。
注释:
- 恅愺:浮生短暂,形容生活的无常与短暂。
- 西风:指秋天的西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伤感的情绪。
- 六朝:指中国的六个朝代,象征着繁华与历史的变迁。
- 金粉影:指过去繁华的景象,含有旧时的美好回忆。
- 暗红:形容夕阳的颜色,暗示着美丽的短暂。
- 楼台:古代建筑,象征着过去的美好。
- 妍晴:形容美丽晴朗的天气。
- 心远:心灵远离,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
- 暮潮回:形容潮水的回落,暗示着时间的轮回。
- 苍凉:形容孤寂与悲伤的气氛。
- 残笛:笛声的余音,象征着过往的记忆和哀伤。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六朝金粉影”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的繁华景象,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此外,诗中提到的夕阳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于表达伤感与怀旧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则沄,清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以感伤、思念为主,风格细腻、情感真挚。郭则沄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创作背景:
《定风波 咏夕阳》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夕阳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人情的冷暖。
诗歌鉴赏:
《定风波 咏夕阳》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以夕阳为切入点,展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全诗通过对夕阳、西风、旧楼台等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苍凉的美感。开篇便以“浮生短景催”道出人生的无常,紧接着的“西风断角送愁来”更是将读者的情绪引向忧伤。
诗中提到的“换尽六朝金粉影”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繁华过后的失落感的体现。诗人在“争忍”中流露出对旧时光的眷恋,尽管知道时间无法倒流,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依旧深切。后面的“盼到妍晴休恨晚”,则是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中找到一丝安慰。
最后一句“一片苍凉残笛后”,则是全诗的高潮,笛声的余韵与江山的悲凉形成鲜明对比,令人产生无限的感慨与思考。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情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恅愺浮生短景催:浮生短暂,时间在不断催促。
- 西风断角送愁来:西风吹拂,带来愁苦的情绪。
- 换尽六朝金粉影:历史的繁华已不再,曾经的美好变得遥不可及。
- 争忍:难以忍受这样的情感。
- 暗红还恋旧楼台:暗红的夕阳依旧使人怀念过去的美好景象。
- 盼到妍晴休恨晚:期待着晴朗的天空,不再怨恨时光的匆匆。
- 心远:心灵已远离。
- 天涯不共暮潮回:即使在天涯海角,也无法再相聚。
- 一片苍凉残笛后:笛声残余,留下的只有苍凉的感觉。
- 知否:你可知道?
- 江山如此使人哀:江山如此多娇,却也令人感到无尽的悲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生短景”比喻人生短暂。
- 拟人:如“西风断角”赋予自然元素以情感。
- 对仗:如“妍晴休恨晚,心远天涯不共暮潮回”,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对过去的怀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历史变迁的无奈,营造了一种苍凉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阳: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和时光的流逝。
- 西风:代表秋天的气息,带来思乡与忧伤。
- 楼台:承载着过往的美好,象征着追忆与怀念。
- 笛声:象征着记忆的余音,带着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几个朝代?
A. 汉、唐、宋、元、明、清
B. 魏、晋、南北朝
C. 隋、唐、宋、元、明
D. 春秋、战国 -
“恅愺浮生短景催”中的“短景”指的是什么?
A. 风景短暂
B. 生命短暂
C. 时间短暂
D. 记忆短暂 -
诗人对过去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却
B. 依恋
C. 嫉妒
D.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更强调享受当下,体现出一种豪放的姿态。
- 《春望》:同样有对历史沧桑的思考,但更注重社会的动荡,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