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日夜漏欲尽起坐达旦》
时间: 2025-01-19 16:45: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月一日夜漏欲尽起坐达旦
春归不可留,斗柄已峥嵘。
老至不可却,雪鬓森千茎。
少年所读书,废忘如隔生。
旧交死欲尽,存者万里程。
高谈无与发,欲语辄吞声。
悠悠一饱计,泯泯千载名。
逝将山丘归,不见河雒清。
挑灯坐待旦,揽笔衰涕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四月一日夜晚即将结束时的感受。春天已经无法挽留,指针已指向老年。年纪渐大的他,头发已白,书本中所学的知识如同隔世般模糊。曾经的旧友已去世殆尽,留下的却是遥远的距离。高谈阔论却无人回应,想要倾诉却只能沉默。岁月悠悠,成就与名声也都随之淡化。岁月如山丘一般逝去,清澈的河流也再无踪影。作者挑灯夜坐,等待黎明来临,泪水倾洒在笔尖。
注释:
- 斗柄:指北斗星的指针,用以指代时间。
- 雪鬓:形容头发白,鬓发如雪。
- 万里程:指距离遥远,象征旧友的去世和距离的遥远。
- 悠悠一饱计:指经过许多年的经验和思考。
- 泯泯:形容渐渐消失,模糊不清的样子。
- 河雒:指清澈的河流,象征美好的事物已不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的诗歌以抒情、咏史为主,风格豪放而又深沉,常常展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生活的低谷期。年老体衰,身边的老友相继去世,往昔的荣华已成过眼云烟。诗中流露出对逝去青春的怀念与无奈,反映了他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四月一日夜漏欲尽起坐达旦》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夜晚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他对青春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开篇便以“春归不可留”点明春天的无常,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接着通过“斗柄已峥嵘”及“老至不可却”,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己老去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诗中“少年所读书,废忘如隔生”,体现了知识与记忆的失落,令人感慨万千。
在与旧友的记忆中,诗人感叹“旧交死欲尽”,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失落感。此处,交友之情与生死离别交织,让人倍感伤感。接下来的“高谈无与发,欲语辄吞声”,更是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无法与人倾诉内心的苦闷。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愈加浓烈,最后以“挑灯坐待旦,揽笔衰涕倾”收尾,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尽管对过往的追忆充满伤感,但在等待黎明的过程中,似乎又暗示了希望的存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归不可留:春天已经回不去了,象征着青春的逝去。
- 斗柄已峥嵘:指时间已然流逝,岁月如梭。
- 老至不可却:年纪大了,无法阻挡衰老的到来。
- 雪鬓森千茎:白发如雪,形容老态。
- 少年所读书,废忘如隔生:年轻时所学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遗忘。
- 旧交死欲尽,存者万里程:老朋友相继去世,仅存的也相隔甚远,感到孤独。
- 高谈无与发,欲语辄吞声:想要高谈阔论,却没有人可以倾诉,只能默默吞声。
- 悠悠一饱计,泯泯千载名:对人生的思考与总结,名声随着时间渐渐消逝。
- 逝将山丘归,不见河雒清:人生如山丘般逝去,曾经的美好已无法再见。
- 挑灯坐待旦,揽笔衰涕倾:夜深人静时,挑灯而坐,落泪写下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春天的归去,山丘的逝去。
- 对仗:如“高谈无与发,欲语辄吞声”,前后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时间与青春赋予情感,表现出它们的无情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青春、友情和生命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青春与美好时光。
- 斗柄:象征时间的流逝。
- 雪鬓:象征衰老与失落。
- 灯:象征孤独的思考与夜晚的等待。
- 泪:象征内心的感伤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雪鬓”指的是什么?
- A) 白发
- B) 雪花
- C) 头发
- D) 鬓发
-
“挑灯坐待旦”中的“旦”指的是什么?
- A) 黄昏
- B) 早晨
- C) 夜晚
- D) 中午
答案:
- C) 陆游
- A) 白发
- B) 早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陆游与苏轼的诗风均为豪放,但陆游更多表现个人情感的悲凉,而苏轼则兼顾洒脱与豪放。陆游的《四月一日夜漏欲尽起坐达旦》与苏轼的《赤壁赋》在对时间的感慨上有相似之处,但陆游更深刻地探讨了个人的孤独与失落。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中的人生哲理》